近日,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后发现,该公司由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北京小桔科技集团为滴滴出行母公司,其法人、实际控制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低空经济爆火以来,已有不少企业、平台陆续宣布要打造低空版“滴滴”,而滴滴本身并未披露过在低空领域的战略布局。此次成立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或许正是出于滴滴在低空经济时代防御与卡位的需要。对于低空经济产业而言,出行巨头的“入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汽车出行平台的纷纷入场,正是为了抢占这一未来低空交通的“流量入口”和“调度中心”。从产业链分工而言,在未来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中,低空经济运营服务平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低空版“滴滴”借鉴了网约车的便捷模式,主体从汽车变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在业内看来,eVTOL售价普遍高于汽车、低于直升机,个人直接购买eVTOL暂时不现实。因此,eVTOL的大规模铺开,应先是“to G/to B”,再是“to C”。即由B端、G端的企业或平台采购eVTOL,转而向有低空飞行需求的个人提供服务,这自然产生了对低空版“滴滴”的需求。针对eVTOL的落地,业内的共识是,场景开拓的先后顺序是从偏远地区到人口密集区,从低频次场景到高频次场景,根据风险递进原则逐层推进。现阶段eVTOL的商业应用将先以低空旅游、城市观光领域为切入场景,而后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交通接驳、空中通勤等场景,最终实现“空中出租车”的普惠化。从资本市场来看,eVTOL被视为未来低空版“滴滴”的核心载体,也是上市公司近年来争相布局的新兴业务。回溯来看,近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eVTOL领域的业务布局,其中电池厂商居多。如果“空中滴滴”成为现实,它将从多个层面重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对城市交通与规划的颠覆性影响:开辟三维空间,将大量高端、紧急出行需求引向空中,极大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催生全新的产业链与经济生态:制造端、运营端、服务端、公众端等等。总而言之,滴滴入局低空经济,是顺势而为且志在必得的一步。“空中滴滴”的实现已是一个高度确定性的趋势。这不再是一个“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全面落地的问题。我们正在亲眼见证城市交通从二维走向三维的历史性变革。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