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0月13日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其中,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以表彰其“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另一半奖金则共同授予阿吉翁和豪伊特,以表彰其“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使大量人摆脱了贫困,为我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年的经济科学奖得主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解释了创新如何为进一步进步提供动力。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1946年出生于荷兰莱顿,197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经济学与历史学教授。莫基尔自1974年起任教于西北大学,研究聚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提出“增长的文化”理论,认为18世纪欧洲文化价值观转变推动科学知识向技术转化。其创立“有用知识”和“工业启蒙”概念,强调启蒙运动思想变革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作用。代表作《增长的文化》《启蒙经济》《富裕的杠杆》系统论证了知识积累、制度环境与文化演进对现代经济起源的影响。
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19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法兰西公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教授,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以内生增长理论和“创造性破坏”研究闻名。他继承并发展了熊彼特的经济学思想,与彼得·豪伊特合作构建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成为主流宏观经济学核心文献之一。其研究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主张政府需平衡竞争政策以应对创新过程中的矛盾。
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经济系教授,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豪伊特研究的领域几乎包括宏观经济的所有方面,但特别关注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后果、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中的作用、长期失业的原因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过去20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理解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中的作用,是阿吉翁-豪伊特模型的重大贡献者。
1968年才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设立的额外奖项,全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