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2025-09-30 17:00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1

核心观点

汽车电子-9月报


9月,车企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叠加国补资金全面落地及地方性购车补贴密集跟进,部分地区补贴先到先得,消费者购车热情释放。乘联分会预估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215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可达125万辆,渗透率58.1%。出口方面,1-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占比提升至35.7%。
与此同时,车企在资本市场的动作频繁。追觅汽车在宣布造车后15天内迅速完成首轮融资;极氪并入吉利汽车;蔚来汽车完成11.6亿美元股权融资;奇瑞汽车登陆港股,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资本市场的活跃表现,与前端消费市场的热情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浪潮中的蓬勃图景,当然也预示着行业内的电动化与智能化竞赛将愈发激烈。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月报




月报快览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1

行业总量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58.5%
    • 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00%
    • 8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
    • 8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16.4%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

    2

    汽车生产供应链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 豪威集团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地平线和哈罗达成战略合作,布局L4自动驾驶
      • 导远科技车规级MEMS IMU芯片获自主可控认定,实现工业化交付
      • 禾赛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3

      整车企业风向标

          • 追觅汽车光速崛起:15天融资成功,德国超级工厂规模碾压特斯拉
          • 特斯拉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跌至38%,创近八年新低
          • 比亚迪在西班牙的市场份额飙升
          • 赛力斯斥资1.75亿入股重庆蓝电汽车
          • 极氪并入吉利汽车,股东高票通过合并协议
          • 蔚来汽车完成11.6亿美元股权发行
          • 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上市

          4

          产业政策

            • 智能驾驶测评体系推出,对智能驾驶能力进行科学分级
            • 美国拟对更多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新关税
            • 美国宣布征收欧盟汽车15%关税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行业总量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58.5%
            乘用车: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同比增长4.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74.1万辆,同比增长9.5%。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130.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0%。
            新能源车: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7.5%;9月1-21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9.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全国乘用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8.5%;全国乘用车厂家新能源批发72.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3
            9月18日,乘联分会初步推算,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215万辆,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可达125万辆左右,渗透率58.1%。

            • 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00%
            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2.4万辆,同比激增100%,占总出口量的36.7%;1-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占比提升至35.7%。其中,插混车型表现尤为突出,8月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270%,成为最大亮点。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4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产业协会


            • 8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同比上升0.8%,环比下降0.2%。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8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16.4%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我国汽车产销281.5万辆、28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16.4%。1-8月汽车产量2105.1万辆,同比增长12.7%,增速与前7月持平,销量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6%,增速较前7月又扩大0.6%。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39.1万辆、13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4%、26.8%。1-8月产销962.5万辆、962万辆,同比增长37.3%、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9月23日,工信部数据显示,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6万辆,渗透率为62.6%,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增长40%。

            •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




            2

            汽车生产供应链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9月18日,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截至目前,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且从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 豪威集团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9月16日,豪威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支持其NVIDIA DRIVE AGX Thor生态系统,并利用成像解决方案为下一代智能驾驶汽车提供动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像传感器设计企业,豪威集团在汽车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而英伟达DRIVE AGX Thor是面向高阶辅助驾驶(ADAS)和全自动驾驶的核心计算平台,具备强大的AI算力和完善的软件生态。该平台可从L2+级辅助驾驶扩展至全自动驾驶,拥有Blackwell架构等特性,其最新的开发者套件中,INT8算力可达1000 TOPS。
            此次进入英伟达供应链,豪威集团将以其先进的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关键感知层,助力英伟达DRIVE AGX Thor生态系统实现更高性能和安全性的智能驾驶汽车,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地平线和哈罗达成战略合作,布局L4自动驾驶
            9月12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合作双方将就L4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及技术展开合作,包括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完成端到端的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该方案将作为哈啰Robotaxi车队的核心软硬件系统。
            按照规划,哈啰的Robotaxi车队,将在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形成全无人、收费运营的商业闭环。

            • 导远科技车规级MEMS IMU芯片获自主可控认定,实现工业化交付
            9月26日,导远科技获得工信部电子五所颁发的自主可控评测报告,确认该公司研发的6轴车规级MEMS IMU GST80惯性传感器芯片符合自主可控要求。这标志着导远科技已建立完整的MEMS IMU全栈研发体系且供应链可控,实现从设计验证、流片加工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自主掌控,也代表着国内在高性能、高安全车规IMU芯片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等产业提供了核心自主的感知基础。
            作为业内率先同时实现车规品质、功能安全和自主可控的单片全自由度MEMS IMU,GST80目前已获得国内外多家车企和Tier-1供应商的定点,公司开始向定制化客户供货。GST80不仅赋能辅助与自动驾驶,其应用范围更包括汽车主被动安全、线控底盘、工业与物流机器人、具身智能和新能源等领域,为各类智能机器提供核心位姿感知能力,推动物理AI走向广泛应用。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6
            资料来源:导远科技官网

            • 禾赛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2025年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完成港股挂牌,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禾赛科技拟全球发售1700万股公司B类普通股,此次全球发售包括两部分,其中中国香港发售170万股B类普通股,国际发售1530万股B类普通股,每股定价212.80港元,据此禾赛预计募资41.6亿港元。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主激光雷达装机量中,禾赛科技以284399颗、33.0%的份额稳居第一,领先华为和速腾聚创,在头部效应显著的市场中占据关键优势。

            3

            整车企业风向标


            • 追觅汽车光速崛起:15天融资成功,德国超级工厂规模碾压特斯拉
            追觅汽车自8月28日官宣造车至9月12日完成首轮融资,仅用时15天,刷新行业最快首轮融资纪录。当下,追觅汽车正积极在紧邻特斯拉德国工厂的区域进行建厂选址工作,新工厂的规划面积预计将达到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之多。

            • 特斯拉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跌至38%,创近八年新低
            Cox Automotive数据显示,今年8月,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降至近八年来最低水平。随着买家转向竞争对手推出的更多电动汽车产品,特斯拉相对老化的产品线吸引力有所下降。早期数据显示,特斯拉曾占据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超80%的份额,而今年8月,该公司在美国电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38%,这是自2017年10月特斯拉大幅提高其首款大众市场车型Model 3产量以来,其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

            • 比亚迪在西班牙的市场份额飙升
            9月22日,据外媒报道,尽管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但比亚迪在西班牙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在7月份攀升至10%以上,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特斯拉3.3%份额的三倍。与此同时,ANFAC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比亚迪在西班牙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去年的0.3%上升到1.8%,超过了Stellantis旗下的Jeep和沃尔沃等品牌。

            • 赛力斯斥资1.75亿入股重庆蓝电汽车
            9月18日,天眼查信息显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一项新的对外投资,斥资1.75亿元人民币入股新成立的重庆蓝电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成为后者最大股东。据悉,重庆蓝电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9月17日,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及销售等领域。尽管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但其技术背景与战略定位与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 极氪并入吉利汽车,股东高票通过合并协议
            9月15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公司股东投票赞成多项提案,其中包括2025年7月15日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的合并协议和合并计划。该合并协议以94.2%的赞成票获批,标志着“一个吉利”战略迈出坚实一步。合并完成后,极氪科技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并不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蔚来汽车完成11.6亿美元股权发行
            9月17日,蔚来汽车公告,公司已完成11.6亿美元,约合84亿人民币股权发行。此次融资通过公开增发新股进行,包括1.61亿股美国存托股和2099.5万股A类普通股。据悉,此次发行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的开发、充换电网络的扩展,以及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

            • 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上市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此次上市以30.75港元/股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其计划将35%的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25%的资金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包括新的电动汽车平台、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等;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剩余10%的资金将用于提升位于芜湖的生产设施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4

            产业政策


            • 智能驾驶测评体系推出,对智能驾驶能力进行科学分级
            9月6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正式推出“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首次对智能驾驶能力进行科学分级,为行业提供了从基础合规到技术前沿的全维度评估参考。该体系基于技术成熟度将智能驾驶划分为“安全基线”“综合优选”“极智拔尖”三个层级。其中,安全基线层以法规符合性为核心,覆盖国内外标准测试,确保基础功能合规;综合优选层以“好用”为标准,通过封闭场地与开放道路双重测试,复现消费者日常典型场景,多维度筛选“优等生”;极智拔尖层则进一步拔高难度,针对一些用车的复杂临界场景开展极限工况测试,量化系统拟人化决策能力。
            本次推出的智能驾驶测评体系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携手行业内14家单位联合研究共建,目前已在国内多家车企的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共有100多款主流车型通过体系内相关测评,平均得分较三年前提升20%以上。

            • 美国拟对更多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新关税
            9月16日,美国商务部表示,未来数周内,其将考虑业界提出的请求,以美国国家安全为依据,对更多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关税。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对每年价值超4600亿美元的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征了25%的关税,但此后已与部分国家达成协议,降低了对这些国家的相关关税。今年8月,美国商务部曾宣布,其正提高对包括众多汽车零部件在内的400多种产品的钢铁和铝关税,而这些产品的年度进口总额达2400亿美元。据悉,其中涉及的零部件包括汽车排气系统、电动汽车所需的电工钢,以及用于公共汽车的零部件等。

            • 美国宣布征收欧盟汽车15%关税
            9月24日,美国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联合公告,正式将欧盟进口汽车关税从现行的27.5%下调至15%,且追溯自今年8月1日起生效。这一举措标志着美欧双方7月达成的框架性贸易协议最终落地。
            与此同时,公告还明确自9月1日起对飞机、飞机零部件、仿制药及其原料以及部分金属和矿石等行业实施关税豁免。美欧贸易关系的这一重大调整,不仅影响双边的汽车贸易,也将对全球供应链布局和中国外贸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1)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潜在影响:随着对美国出口成本的降低,部分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在美投资建厂的计划,转而增加从欧洲本地的直接出口。
            2)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具体影响:由于欧盟汽车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关税成本降低,其竞争力相应提升,这可能影响中国制造的相关零部件和产品的市场地位,但这一变化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供应链机遇,部分欧洲企业可能因对美国出口条件改善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对中国中间产品的需求。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其中:1)在订单确认环节,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应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零部件名称及规格、数量、交货周期等事项,已生效的采购订单如需更改或撤销,应由双方协商一致;2)在支付与结算环节,整车企业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整车企业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3)在合同期限方面,倡导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次签订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截至目前,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奇瑞集团、零跑汽车、赛力斯、蔚来、小米汽车、小鹏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发文称,积极落实《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包含的细化措施有60余项。
            其中,针对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提出了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
            针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出要持续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培育一批汽车产业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发挥汽车产业链安全监测评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动态监测链上企业供应变化趋势,及早识别安全风险等措施。







            关于华强


            1 / Earth Hour

            汽车电子9月报:“金九银十”消费与资本双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图7

            ♦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HQ Research)成立于2012年,是深圳华强(股票代码000062.SZ)旗下专注于电子产业链研究和科技创新赋能的第三方行业智库。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设有国际科技创新赋能中心、电子产业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精特新加速器平台、产业研究咨询中心四大服务主体,主要开展科技创新赋能和产业研究咨询两大核心服务,助推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华强”)于1994年成立,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深耕三十余年,打造了中国本土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元器件交易及服务平台,既是国内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龙头企业(主品牌为“华强半导体集团”),也是电子元器件长尾交易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先行者,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市场“华强电子世界”和全球知名的电子元器件B2B信息服务网站“华强电子网”。


            点击关注 了解更多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驱动
            more
            特斯拉“擎天柱”最新视频:大秀中国功夫,与真人对打,能逐招反击!马斯克:AI驱动,非遥控操作
            《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解读一:城市数字化步入“融合深化期”,加速驱动全域价值释放
            创新驱动 芯耀未来——CPCA Show Plus 2025助力产业共享AI时代发展机遇
            SEMICON台湾技术论坛报告总结:AI时代半导体材料创新(八)材料驱动微缩化与AGC玻璃基板技术的战略前景
            JCPA活动报名|“人工智能、数据驱动技术与比较公共政策”研讨会
            百望股份财报的背后,AI如何一举驱动公司扭亏为盈
            报告丨2025年AI驱动下通信云行业的全球化变革
            英特尔以通感智算一体化方案,驱动网络与边缘智能化升级
            【学术交流周】专题4:计量创新驱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研讨会暨四川省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成都成功召开
            报名启动 | 盖世汽车2025第六届汽车高压及驱动系统大会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