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联合研发帕金森脑机接口治疗新方案
10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举行脑机接口战略研讨会暨研究院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上,医院发布了脑机接口发展战略蓝图,并与国内脑机接口企业“穹顶医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院企协同创新的合作链条再添重要一环。

@湖北农村广播
此次,同济医院与“穹顶医疗”合作,将继续在“临床医生+工程师”双PI(主要研究者)制的驱动下,联合研发帕金森治疗性脑机接口新方案,开展科研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表示,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同济医院已构建了“需求牵引、技术驱动、规范验证、价值实现”四个环节螺旋上升、动态演进的闭环转化新范式。
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强调,始于临床,才能归于临床。同济医院已系统性梳理了脑卒中、脊髓损伤、癫痫、渐冻症、抑郁症等重大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临床痛点,形成了详尽的“需求清单”,并将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
据悉,同济医院依托完善的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平台和伦理审查体系,已为15项脑机接口临床研究项目提供全流程支持,形成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病种最广的脑机接口临床研究集群之一。同时,医院获批成立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保数据研究中心”,为创新技术纳入医保支付体系开展研究,打通从技术到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申报
关于开展2025年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评价集中攻坚任务的通知
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2025/10/10
近日,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评价集中攻坚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面向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开展6个攻坚方向的研究,征集并遴选一批具备较强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推动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发展。参与单位申报截至10月24日。

@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合作平台
《通知》详细阐述了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电极植入中安全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电极植入后安全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失效电极处置策略安全有效性研究、动物试验方法及评价方法研究、产品受益风险考量研究、临床评价方法研究6个攻坚方向的研究任务,并明确了相关牵头指导单位。
例如,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电极植入中安全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的攻坚任务为,调研不同类型电极的植入方法、植入位置准确性的判定方法、信号采集有效性的确认方法;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电极的植入方案,如手工、专用设备等;考虑电极损坏、连接失效等因素,研究证明上述植入方案有效性的方法;形成针对不同类型电极的植入方案相关指导性文件及植入过程的关键操作任务清单。该研究的牵头指导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详情见文末第2个链接)
企业进展
领创医谷(神经调控 | B轮融资)
投资界/动脉网,2025/10/13
投资界10月13日消息,面向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产业链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领创医谷”)宣布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顺禧基金、亦庄国投共同领投,银河创新资本、广州产投资本和亦庄投资跟投,源壹资本长期担任企业战略顾问。

领创医谷无线携能脊髓电刺激系统是国内首款无线植入式脊髓电刺激(SCS)产品 @动脉网
本轮资金将主要投入三个方向。产品线拓展:在无线携能脊髓电刺激(SCS)产品基础上,快速延伸至周围神经电刺激(PNS)、骶神经刺激(SNS)及脑深部电刺激(DBS),形成全覆盖的无线携能神经调控产品矩阵;产能升级:在北京亦庄及绍兴柯桥建立新生产基地,满足注册临床与未来商业化需求;人才与团队建设:持续强化研发、生产及技术支持团队,打造国内顶尖的全链条团队。
领创医谷深耕无线携能与体内芯片两大技术平台,无线携能产品摆脱传统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体内电池束缚,简化手术(时长缩至30-40分钟)、缩小植入物尺寸并降低成本;自主研发的体内专用芯片实现1×3毫米微型化,具备低功耗、高性能特点。首款无线携能SCS产品已于今年年初启动注册临床(入组过半,镇痛效果显著),PNS产品计划短期内完成型检并于明年进入注册临床,二者可协同覆盖不同部位、程度慢性疼痛治疗。
CyberneX(耳-脑电图Ear-EEG | 新品发布)
Techno-Edge,2025/10/14
株式会社CyberneX于10月14日发布“XHOLOS Ear Brain Interface”系列的贴附式新机型“XHOLOS Free Flex Patch”。该公司是总部位于东京都大田区、以耳机型脑机接口设备为核心的脑科学技术初创企业,新机型当日起向“Works with XHOLOS”合作伙伴计划会员企业提供,其定位为兼顾小型化与高密着性的新一代电极,可解决传统脑波仪佩戴不适、动作受限问题。

XHOLOS Free Flex Patch @CyberneX
这款新脑波仪具备五大核心优势:比传统电极小25%,适配小体型人群;采用多部位缝隙(slit)结构,提升肌肤密着性;对称设计支持左右通用,操作更便捷;电极材料从碳升级为银薄膜,降低电阻以提高脑波采集精度;同时增强电极附着力,在运动、出汗及长时间测量场景中更难脱落,水平拉力测试显示其比传统电极抗脱落性高约10%。
产品规格:本体尺寸为宽16mm×高53mm×厚1mm(最薄部),电极材料采用银薄膜与导电性凝胶,且能与CyberneX旗下BCI平台“XHOLOS”、放松度测量软件“α Relax Analyzer”联动,实现从脑波采集到数据活用的一站式操作,进一步降低脑信息应用门槛。
来源/详情:
https://hmeicp.org.cn/newsinfo/10746695.html
http://i9n.cn/mGKSc
https://www.techno-edge.net/release/prtimes2/20251014/21936.html
1.本文资讯内容、图片及视频来自网络,详情可参考文末链接,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2.本公众号分享的医疗资讯仅供参考,不应被视为医疗建议。在做出任何与健康相关的决定或治疗计划之前,务必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所呈现的信息基于当前的研究和专家观点,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这些信息可能会有所变化。
脑机接口行业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