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硬件安全与软件安全在现代系统中同等重要

电子发烧友网 2025-10-16 07:12
安全讨论往往聚焦于软件,但软件其实只是安全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常被忽视的硬件安全,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软件。硬件安全在硅片层面实现,涵盖处理器、存储组件、输入/输出接口及电源,与软件安全各司其职,又优势互补。

唯有二者协同,才能为现代计算系统提供全面保护。

硬件安全的作用



硬件安全是安全系统的基石提供基础信任、物理防护与性能加速,并支撑软件安全。若没有安全的硬件,系统就像底部有洞的木桶,即便配备最先进的软件安全措施,敏感数据和加密密钥也终将会泄露出去。

为何硬件安全与软件安全在现代系统中同等重要图1
硬件安全的核心特性包括防篡改、安全启动、基于硬件的密钥存储,以及可信执行环境(TEE)。这些特性确保系统从已知的安全状态启动保护敏感数据,并将关键操作与潜在威胁隔离

缺乏这些硬件特性的系统天然脆弱。例如,若没有硬件对安全启动的支持,恶意代码可能在启动过程中侵入,在软件开始运行前就破坏系统安全性;同样,未受硬件保护的加密密钥,也容易被窃取。

硬件安全的优势



硬件安全增强了现代计算系统的整体防护能力和性能,提供了仅靠软件难以或无法复制的多层防御。

首先,硬件安全有助于建立信任根(RoT),这对于验证和保护系统操作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至关重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安全启动功能可确保系统从 “已知安全状态” 启动,防止恶意代码在启动过程中破坏系统;基于硬件的密钥存储可保护加密密钥,使其极难通过内存转储或其他软件攻击手段提取。

其次,硬件安全可实现物理防护 —— 软件无法抵御物理攻击,但硬件安全外设提供了多种物理保护措施,包括:
第三,硬件安全支持可信执行环境与硬件强制访问控制,确保敏感操作和数据得到安全隔离。其核心目标是防止恶意软件或已被攻破的软件访问关键数据;此外,硬件安全特性还能阻止攻击者利用共享资源(如内存、中央处理器)收集并窃取敏感数据。

最后,硬件安全也有性能优势。专用硬件安全模块在速度及能效上远胜软件实现,尤其适用于高带宽场景。例如,硬件加密处理器可承载 x8、x16 PCIe 全线速加解密,这是纯软件方案因速率要求过高而无法企及的。

软件安全的作用



当然,软件安全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支持复杂且广泛部署的安全策略,还可通过持续更新与补丁修复,确保系统在新漏洞出现时仍具备抵御能力,同时能快速响应新型攻击手段。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所有全面安全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例如,软件安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随时更新和重新配置,以应对新的威胁,而无需更改底层硬件;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可部署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具有极高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此外,软件安全在实现高级应用层特性方面至关重要,例如威胁检测与响应软件工具可提供实时监测与风险缓解,确保系统迅速适应新兴攻击手段。

不过,尽管软件安全的适应性极强,但只有建立在安全硬件的基础上,其效用才能最大化。二者结合,可构建起强大的防御体系,有效抵御已知威胁与新型威胁。

建立完整的安全战略



综上所述,硬件安全与软件安全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完整安全策略中互补的两极:硬件提供软件所依赖的信任根、物理防护与性能加速;软件则赋予应对不断演变威胁所需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二者协同,才能形成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的高韧性安全壁垒。

例如,基于硬件的密钥存储可确保加密密钥的安全性,而软件则在应用层身份验证流程中管理这些密钥的使用;同样,基于硬件的可信执行环境可隔离敏感操作,而软件则负责监控潜在的安全漏洞。

因此,面对持续演进的安全威胁,仅靠硬件或软件安全都无法独立胜任。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统一的防御体系,确保系统不仅安全,而且具备韧性与适应能力。通过同时部署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安全,企业能够构建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数字堡垒。

新思科技(Synopsys)经认证的安全 IP 解决方案,为片上系统(SoC)设计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通过阅读新思科技《安全 IP 产品手册》,设计人员可快速学习如何保护 SoC 免受现代安全威胁,获得从独立IP组件 到完整可信执行环境的一站式方案,还可了解抗量子密码学相关内容,保护数据免受未来量子计算带来的安全威胁。现在就去新思科技官网下载吧。

为何硬件安全与软件安全在现代系统中同等重要图2
扫码下载白皮书

作者:新思科技Mike Borza, Vincent van der Leest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安全 软件
more
百度大模型安全护栏获vivo最佳安全技术合作伙伴
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应用愈加广泛,企业格局逐渐形成[图]
东风纳米BOX欧洲安全测试仅获三星评级
脑机接口安全漏洞:黑客攻击大脑的“神经战”预警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D轮20亿元融资,将用于推动L4落地;全球首个,《智能出行服务安全与隐私》国际标准立项;丰田探索车载无人机系统
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首项国家标准发布(附一图读懂)
问界M9小蓝灯升级:可视化重塑辅助驾驶安全逻辑
员工惨死纸机内,纸业巨头陷致命安全危机,巨亏、债务、停扩如何收场?
复合翼eVTOL的电池需求及其对动力总成安全性的考量
余承东晒朋友圈: 冗余模块+门锁四重安全设计!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