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脑机接口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阶段。华安证券最新发布的《2025脑机接口行业发展更新》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及中国脑机接口的政策动态、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前沿领域的最新图景。文末附获取方式,速览核心要点!
中国脑机接口
正式迈入产业落地阶段
自2016年“中国脑计划”启动以来,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历经近十年政策催化与技术迭代,2025年已明确进入产业落地关键期,三大关键信号印证行业成熟度:
1. 目标明确化:2025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2027年、2030年两阶段目标——2027年形成产业集群、关键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
2. 支付端破冰: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出台《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单独立项收费;湖北、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多地同步落地地方收费标准,商业闭环初步形成。
3. 标准体系建立:2025年9月,国家药监局发布YY/T 1987-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首次构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术语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划定“国家标准”。
全球格局
中美形成第一梯队,技术突破集中爆发
从全球范围看,脑机接口的研发与产业化已形成中美领跑、其他跟随的格局:
美国:以Neuralink、Synchron、Precision Neuroscience为代表的企业领跑,FDA拿证进度与临床试验规模全球领先,Open AI、Meta等跨赛道巨头也纷纷入局,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推进速度优势显著。
中国:追赶速度全球瞩目!芯智达、博睿康科技、脑虎科技、强脑科技、阶梯医疗等企业持续突破,陆续开展中国首例人体植入试验;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攻坚底层技术,2025年已实现多项全球首创成果(如全球首款“超视觉”假体、20亿神经元规模类脑计算机等)。
其他国家:欧盟、日本、韩国等近年未出现突破性进展,在专利数量、企业规模、融资规模上与中美差距逐步拉大。
商业化先行领域
运动康复、神经功能替代有望“先跑”
报告指出,运动康复、神经功能替代将成为脑机接口最早实现商业化的领域,核心逻辑在于:
临床需求明确:针对瘫痪、中风后遗症等患者的康复需求迫切,市场痛点突出; 技术门槛适配:多采用非侵入式技术路线,无需开颅手术,产品验证与注册审批周期更短;
场景覆盖广泛:可落地于医院康复科、社区医院及居家场景,受众基数大。 结合产业链布局,报告建议重点关注两类标的:
非侵入式(运动康复为主):翔宇医疗、麦澜德、乐普医疗、诚益通、创新医疗等;
侵入式/介入式(技术壁垒更高):心玮医疗、美好医疗、博拓生物、三博脑科等。
文末有下载方式


















请在脑机接口社区后台输入【2025脑机接口行业发展更新】下载完整PDF
来源:脑机接口未来产业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AI星球
获取更多脑机接口+AI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
加群交流、商业合作请添加微信:RoseBCI【备注:姓名+行业/专业】。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击投稿: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不错过每一条脑机前沿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