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10月15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份”)IPO申请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优迅股份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在光通信光电协同系统中,光通信电芯片堪称“神经中枢”。作为光模组的关键元器件,它承担着放大、驱动、重定时光通信电信号以及处理复杂数字信号的重任,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整个光通信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光通信电芯片设计领域构建了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在收发合一、高速调制、光电协同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技术突破。优迅股份坚持正向设计理念,具备深亚微米CMOS、锗硅Bi - CMOS双工艺设计和集成研发能力,熟练掌握全套带宽拓展、阻抗匹配、信号完整性补偿等技术。目前,公司已实现155Mbps - 100Gbps速率光通信电芯片产品的批量出货,同时积极投身于50GPON收发芯片、400Gbps及800Gbps数据中心收发芯片、4通道128Gbaud相干收发芯片、FMCW激光雷达前端电芯片、车载光通信电芯片等系列新产品的研发。主要产品:激光驱动器芯片、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光通信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光电元件至下游光模组和光设备。位于产业链上游的电芯片,是实现光信号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等功能的基础,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优迅股份的产品深度渗透到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领域,包括固网接入、4G/5G/5G - A无线网络、城域和骨干传输网络及数据中心互联等。公司主要产品有激光驱动器芯片(LDD)、跨阻放大器芯片(TIA)、限幅放大器芯片(LA)、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等,这些产品协同工作,为光通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光电/电光信号转换、放大和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光模块发射端,激光驱动器芯片(LDD)如同“动力引擎”,对原始电信号进行整形和放大处理,驱动激光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接收端,当光探测器芯片接收到光信号后,跨阻放大器芯片(TIA)扮演“信号放大枢纽”角色,将光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限幅放大器芯片(LA)则对跨阻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再放大、幅度限制和波形整形,输出稳定的电信号。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更是亮点突出,它通过系统级整合与混合信号设计,将激光驱动器(LDD)、限幅放大器(LA)、时钟数据恢复器(CDR)及数字诊断监控(DDM)、数模/模数转换器、温度传感器等功能模块集成于单颗芯片,实现了光模块收发链路的全功能融合。这种集成化方案不仅减少了互连损耗和封装复杂度,降低了功耗,还利用混合信号设计实现模拟电路与数字逻辑的共存,大幅缩小了芯片面积、降低了成本,满足了光模块高密度封装的需求,为高速信号的高精度恢复提供了硬件基础。未来规划:重点攻关800G/1.6T硅光组件优迅股份以成为国际光通信、光传感收发电芯片领先企业为核心战略目标,致力于提供从芯片到组件的完整解决方案。未来三年,公司将围绕高速光通信、硅光集成、车载光电等方向加大投入,布局关键专利以形成技术壁垒。在光通信领域,加速FTTR(光纤到房间)产品升级,完成50GPON全系列产品开发,满足下一代宽带接入需求;突破单波100G、单波200G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技术,推进400G及以上速率的相干光收发芯片研发,支撑长距离、大容量传输场景;重点攻关800G/1.6T硅光组件,为超高速数据中心和骨干网提供低功耗、高集成度解决方案。在车载领域,集中资源开发FMCW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组,积极布局车载光通信电芯片组的研发,满足车规级高可靠性要求。长期来看,公司将以光通信电芯片技术为核心平台,聚焦电信侧、数据中心侧及终端侧三大高增长领域的应用场景开发。在电信侧和数据中心侧,推动高速率光通信电芯片的技术突破,加速硅光芯片及组件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巩固并提升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地位。在终端侧应用领域,重点布局车载与具身智能等高潜力场景,开发高可靠性车载光通信电芯片及FMCW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组,把握终端侧智能化的巨大市场机遇。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