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变 “鱼油主播”,爸妈的养老金又要被坑了!
事情得从今年 2 月说起,有网友刷到一个 88 万粉丝的直播间。卖货主播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央视主持人李梓萌,正一本正经推荐 “深海多烯鱼油”。

说能治头晕头痛、手麻脚麻,把老年观众唬得一愣一愣的。
可等监管部门一查,好家伙,这根本是 AI 合成的 “假李梓萌”!
所谓的 “神药鱼油” 实际执行标准是糖果,连普通保健品都算不上,纯属挂羊头卖狗肉。

今年 6 月,北京海淀区市监局正式出手,这也是北京首次用《广告法》整治 AI 仿冒名人带货的案子,涉事公司乖乖领了行政处罚。

网友评论区直接炸了:“骗子连央视的公信力都敢蹭”。
这波操作精准拿捏了老年人对权威的信任,再加上 AI 技术把神态语气仿得惟妙惟肖,普通人确实难辨真假。

其实,AI 仿冒名人带货早已不是个例。随着换脸换声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大批名人都成了黑灰产的 “数字工具人”。
从去年 11 月开始,抖音上突然冒出大批 “于东来”,用他标志性的温和语气推荐各类商品,从零食坚果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不明真相的粉丝还以为是商业大佬终于跨界带货,纷纷下单支持。

结果又被耍了,这些账号靠着 AI 合成技术,把于东来的神态、声音甚至说话的停顿感都复制粘贴。
巅峰时期,有一千多个于东来的 “数字分身” 在线卖货。
好在平台反应迅速,抖音直接封禁了上千个违规账号,还把线索上报给监管部门。
最终,泉州市丰泽区市监局查处了核心涉事企业,没收违法所得还罚款 15 万。
不过网友们纷纷表示,还是罚得太轻了。
区区 15 万,和背后巨大的利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啊,等风头一过,又会卷土重来。
虽然抖音早就出台了 AI 内容规范,可架不住背后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连奥运冠军都被迫带货农产品。
自带 “国民妹妹” 光环的奥运冠军全红婵,稀里糊涂成了 “农产品主播”。
今年 8 月,短视频平台刮起 “全红婵带货风”,镜头里的她穿着休闲装,手里举着土鸡蛋,连说话时有点腼腆的小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相关视频播放量动辄百万级。

这样的形象和声音让粉丝误以为是全红婵本人,纷纷下单。

他们还拉来孙颖莎和王楚钦等两位国民度很高的奥运冠军,集体为土鸡蛋背书。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全是 AI 伪造的虚假内容,但是一些老人真得很容易上当。


有消费者信了 “全红婵推荐”,买了变质鸡蛋后怒喷冠军。
更离谱的是,背后还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不少 “知识博主” 公然在平台售卖 AI 克隆教程,几十到上百元就能买到全套换脸换声技术,甚至还提供 “定制合成” 服务。
最终央视出手打假曝光黑幕,虚假视频被集中清理,但全红婵遭受的名誉损失却难以挽回。

除了这些,骗子还喜欢打着 “医生推荐” 的名头直播卖货,张宏文医生已经成了“蛋白棒推销员”,这对老年人的杀伤力可比明星大多了。
去年 12 月,不少老人的朋友圈里突然冒出 “张文宏医生带货” 的视频。

画面里的 “张医生” 正在推荐某品牌蛋白棒,说 “增强免疫力必须吃”。
老人们信以为真,疯狂下单,某账号单款产品就卖了 1200 多件。

张文宏本人后来在采访中气得直吐槽:“这些假账号不止一个,像蝗虫一样投诉了一个,隔天又冒出来好几个……”

虽然懂行的人能看出视频合成痕迹粗糙 —— 比如嘴型和声音没对上、表情有点僵硬。
但老年人哪懂这些,只认 “张文宏” 这个名字,很容易被 “权威医生推荐” 的名头忽悠。

上海消保委直接怒批这种行为 “突破道德底线”,把医疗公信力当骗钱工具;平台也展开专项治理,关闭了上百个违规账号。
可问题在于,黑灰产换个手机号、换个账号名就能卷土重来,单靠平台单点打击,始终治标不治本。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都暴露了 AI 时代的致命漏洞。
首先是名人权益被肆意践踏,他们的公信力和知名度都成了骗子牟利的工具,但是维权成本却非常高。
其次是消费者沦为待割的韭菜,尤其是信息滞后的老年群体,67.3% 的中老年人曾遭遇网络诈骗,AI 技术更是让骗局升级换代。

技术本身没有善恶,AI 合成可以用于影视创作、公益宣传,却不该成为诈骗工具。
当李梓萌们的数字分身被滥用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这场 “身份保卫战”,需要监管、平台、公众形成合力,别让科技进步的红利,变成黑灰产的狂欢盛宴。
毕竟,信任一旦被 AI 摧毁,重建起来可比打假难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