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承认,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公司已完全退出中国市场,市场份额归零。这件事是今天美国城堡证券才把当时都对话内容公布出来,所以今天才成了大家关注的要点。

我们来捋一下英伟达的事件脉络 :
2022年:美国首次对华实施AI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市占率超90%。
2024年:英伟达为中国定制H20芯片出货60-80万枚,但性能仅为H100的15%。
2025年4月:美国将H20纳入出口管制,英伟达停售并计提45亿美元库存损失。
2025年8月:H20获出口许可但需缴纳15%销售额分成,后因安全审查遭中国客户弃用。
2025年10月: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中国区收入从171亿美元跌至可忽略不计。
但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老黄到底还是商人,首先两国现在出台的政策都是针对AI芯片。而桌面级的GPU显卡,除了那几款高端的,都是可以正常在国内交易的。最近英伟达刚发布的DGX Spark,国内也是可以买到的,即便有些是水货,但上面的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的芯片是可以正常进到国内的,国内也有企业在基于这颗芯片做国产的DGX Spark。对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加文章后面的微信。
其次,目前我们明确不让买的是阉割版的AI芯片,比如H20,Rtx Pro 6000D等,但对于更高端的B系列产品,之前Information上发表过一篇报导,我们当时也第一时间在星球中点评了该内容。老黄对B系列进到村内,明显是知情人,只是这个财务不会体现出是东大这边的。包括上面说的美国禁运的那几款高端桌面级显卡,京东上也是一搜一大把。

寒武纪的三季报
下午星球的群里讨论最多的就是寒武纪的三季报了,也看到其他公众号中对财报进行了分析,不乏很多不错的分析。但作为产业内的人,如果只是看财务表面的数字,难免会觉得过于浅显,还是要深入分析底层的逻辑。
首先是营收,三季度营收17.27亿元,实现净利润5.67亿元,净利率为32.8%,其中上半年净利率为36.08%。
这个营收应该是比市场人大部分人的预期要低,笔者跟业内很多人聊过,都觉得陈老大一向比较保守,他之前对外说的年营收50-70亿,大家都觉得肯定是奔着70去了,那三季度营收差不多就得24亿。
市场上有消息说690已经出货了,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快很多,说明寒武纪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迭代能力都是不错的。而690要比590得价格要贵很多,说明三季度寒武纪的出货量其实是下降了,利润率下降了3个点,也许跟这个也有些关系。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出货量下降并不是说明寒武纪本身有多少问题,这个可能是很多原因导致,比如产能、客户采购进度放缓等。即使690没有出货或者690没有记入三季报,3个点的净利率差,可能是卖的型号不同导致,32.8的净利率依然很高,说明寒王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上半年存货达是26.9亿元,现在是37亿,公司并没有说明存货具体是啥,肯定不只是自己的芯片,相信很大一部分都是HBM,当然我们并不知道HBM的比例是多少,都存了哪些HBM,但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多存一些HBM总归是没有错的,会使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很多。
关于寒武纪的客户问题,市场上都觉得字节是寒武纪的唯一大客户,但根据我们的调研,这个说法并不对。除了字节,还有其他的CSP、国家超算中心、国内头部安防公司和几家车企,都是寒武纪的客户,虽然量没有字节那边大,但也绝对不是市场上说的少到可以忽略的份额。而且”单一客户“这个说法,本身也站不住脚,字节本身就对国产GPU非常开放,在字节内部测试了非常多的国产GPU,而且字节目前也在做自己的GPU芯片,寒王就这么放心把自己这条命都交给字节?而且在字节内部思元的处理器已经用的很多了,说明寒武纪的软件做的很不错了,寒王就不想着把这套东西拿到其他公司去卖一下?
关于产能问题,根据业内的消息,寒王在SMIC那边的产能有所增加,虽然星球中也说过这个具体的数据,但确实这种东西很难证实或证伪,只能供大家参考。
其实英伟达的阉割版被禁,肯定是利好国产GPU/NPU的,无论是华为,还是寒武纪,或者是其他的国产GPU公司,都会在这个政策下受益。这里再多一点昇腾的信息,笔者从一个真正用过昇腾的工程师得到的信息,昇腾目前已经可以跑起来万卡集群的大模型训练,这一点也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快。
昇腾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还没有多少工程师会用它的生态,这个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但根据大摩之前的一个分析,认为中国2027年的GPU就可以达到82%的自给自足率。

所以,国内的AI芯片肯定是长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