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出手!固态电池续航成功突破1000公里

电子工程专辑 2025-10-21 11:19

10月21日消息,近日,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

日前,东风汽车官方发文称,其肩负“国家队”使命,持续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

目前,东风汽车已构建自主可控的固态电池供应链体系,相继掌握了电解质、隔膜、原位固化等核心技术,形成了240Wh/kg、350Wh/kg固态电池产品,最高续航里程也已成功突破1000公里。

具备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兼具极高的安全特性,不仅可通过GB38031-2020强检测试,还可通过穿刺、50%挤压大变形与150℃高温热箱等严苛测试,性能与安全达行业先进水平。

国家队出手!固态电池续航成功突破1000公里图1

延伸阅读: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锂离子相当于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送外卖”所行驶的“高速公路”。

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这正是固态电池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的原因。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特殊胶水”——碘离子

在电池工作时,会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电极和电解质就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柔性变身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氟力加固”

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池
more
全球商用验证!这款防伪鉴权芯片守护数千万消费电子设备电池安全
国航公布“机舱锂电池自燃”事件赔偿方案;宇树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中国电信/联通打通跨运营商可溯源VoWiFi首呼...
电池 / 电驱 / 飞控:eVTOL 专利大战,谁筑起了技术护城河?
理想汽车电池有大动作
电池鼓包自助拆解——这台红米Note4X手机到底经历了什么人间惨剧?
奇瑞推出600Wh/kg固态电池模块,目标续航1300公里
REDMI K90 Pro Max再预热:联合Bose调音、7560mAh电池
80亿“豪赌”固态电池!二线锂电龙头国轩高科,激进扩张
8点1氪:锂电池自燃致行李架起火,国航将给予旅客补偿;卢浮宫8件失窃藏品清单公布;iPhone 17 Pro被曝机身褪色
中国固态电池技术获突破,100公斤电池续航破1000公里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