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欧洲的科技新闻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掀起波澜。
据彭博社报道,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引发中方强烈反应。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曼斯通话,表达严重关切。
这一事件不仅关乎着一家企业的命运,更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敏感神经。

(相关报道截图)
中方表态:维护全球产业链,保护投资者权益
根据中国商务部官网公布的会谈纪要,王文涛部长表达了中方的明确立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
王文涛强调,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这段表态传递出了中方三层核心关切:一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二是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
荷方回应:愿寻建设性解决方案
面对中方的严正关切,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曼斯回应称,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这一回应显示出荷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表现出通过对话解决的意愿。但“建设性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为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
半导体之争背后的全球产业链博弈
安世半导体被强行接管事件,绝非孤例。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纷纷将半导体视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
一方面,半导体是数字经济的基石,从智能手机到汽车,从人工智能到云计算,几乎所有现代科技产品都离不开芯片。确保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优先事项。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使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分裂风险。一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干预和控制,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自然分工。
在这种背景下,安世半导体作为一家源自欧洲、却被中资收购的企业,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关注焦点。荷兰政府的举动,反映了欧洲在半导体自主与对华合作之间的复杂权衡。
“芯”潮汹涌,未来何去何从?
安世半导体事件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暗流汹涌。在科技民族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各国正面临着艰难抉择。
中国已明确表态,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产业链稳定。现在,球踢到了荷兰乃至欧洲一边:在这场“芯”潮汹涌的博弈中,是遵循市场与法治精神、保护外资合法权益,还是让政治干预经济、开启危险先例?
无论结果如何,中国的应对已传递出清晰信号:供应链安全不容挑衅,企业合法权益必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