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风起,芯潮奔涌。10月15日,「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启幕。大会在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由Chip期刊与深芯盟牵头组织,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与图灵量子作为链主单位联合主办。大会与规模逾6万平方米的「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同期举行,现场汇聚了5位院士、超200位科学家及百余位产业与投资界代表,约1500人共同见证了启动仪式。
通过主题报告、圆桌对话等形式,大会以「刊、会、展」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了从学术到产业的完整闭环,全面展示了我国芯片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创新生态,推动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Chip期刊主编、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两院院士顾敏,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岭南大学副校长、香港工程院院士姚新,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以及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理事长戴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香港量子研究院院长汪子丹,上海交通大学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副处长熊顺子,长江学者、上海交大特聘教授、Chip期刊执行主编、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图灵量子创始人金贤敏等嘉宾出席会议。
院士领衔:把脉产业方向,锚定中国芯片发展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汇聚政学产三界力量,围绕期刊建设、产业生态与技术前沿三大维度,共绘中国芯片发展新蓝图。
毛军发院士指出,全球首本芯片领域综合期刊Chip已跻身国际高水平期刊阵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英文梯队期刊,展现出强劲的学术引领力。未来,期刊将持续巩固这一学术引领地位,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芯片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毛军发院士致辞
戴军指出,本届芯片大会与湾芯展强强联合,通过「以展带会、以会促展」的协同发展新范式,依托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雄厚的科研资源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汇集全球创新力量,共同打造了一个前沿学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芯片行业的发展从来不是单点发力,既需要关注产业规模,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创新,此次湾芯展与国际唯一聚焦芯片领域顶级期刊Chip合作,将进一步打通理论与技术边界,勾勒出我国芯片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的清晰脉络,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戴军理事长致辞
彭练矛、顾敏、姚新三位院士则以前瞻视角,深入剖析「后摩尔时代」技术脉络,为二维半导体、光子芯片等前沿方向提供了战略前瞻。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先生,为现场观众分享了我国当前芯片产业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

彭练矛院士报告分享

顾敏院士报告分享

姚新院士报告分享

武文生先生报告分享
「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打破技术瓶颈,展示芯片前沿科学蓬勃发展
大会首日,由芯片领域重要国际期刊Chip主办的「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环节成为全场焦点。此次评选在超过10万人次在线投票与评审专家共同参与下,从42项提名成果中最终遴选出「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及「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提名」奖项。获奖成果覆盖新型半导体材料、三维集成工艺、类脑计算芯片、光计算系统等关键方向,集中展现了中国在芯片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发展广度。



「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及提名奖」成果展示
CHIPX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中试线PDK发布,Light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AI
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在大会上发布CHIPX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PDK与LightSeek光子芯片大模型两项核心成果,构建了「设计-制造」全链路的自主技术体系。其中,基于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开发的CHIPX PDK,采用110 nm光刻工艺,性能比肩国际顶尖平台,具备超低波导损耗、110 GHz调制带宽及跨区域互联拼接等突破性特性,为大规模光子集成提供关键支撑。通过标准化工艺与智能设计相结合,两项成果将共同推动光子芯片从实验室研发迈向产业协同,为我国光子芯片产业的规模化与生态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首个光子芯片全链垂直大模型LightSeek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光子芯片研发从「经验驱动」迈入「数据驱动」新阶段。在AI与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LightSeek构建起光子芯片与AI双向赋能的高效闭环,具备全链路深度认知与专业理解能力,支持智能问答、文档生成与参数分析,有效破解「知识碎片化、迭代成本高」等研发痛点,显著提升研发效率。LightSeek将陆续开放接口,与行业共建生态,成为推动产业协同的公共AI基础设施。

金贤敏受聘香港量子研究院荣誉教授,粤港澳与长三角共筑光量子协同创新平台
在大会上,汪子丹教授代表香港大学香港量子研究院,正式聘请金贤敏教授担任荣誉教授。依托金教授主导建设的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双方在量子信息处理架构等前沿探索上获得了关键支撑,为攻克相关技术瓶颈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聘任不仅是两院优势的深度互补,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两大国家战略区域在科技创新领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40场专题报告覆盖前沿方向,2场圆桌论坛共探产融路径,龙头企业携手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
生态的活力,决定创新的边界。
大会设置近40场专题报告,覆盖三维集成、存算一体、量子计算、柔性电子等前沿方向。两场圆桌论坛分别聚焦「从技术到市场」与「成果转化新生态」,邀请来自学界、投资界与产业界的代表,共同探讨硬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路径。
在题为「从技术到市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芯片发展路在何方」的圆桌论坛上,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院长、图灵量子创始人金贤敏与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范奇晖、安泓远私募基金创始人任国栋、陕数集团副总经理栾龙源、中关村光电子集成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南、建投华科副总经理戴燚、海光信息区域技术总监李强六位产业及投资界嘉宾展开深度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光子芯片与量子计算是我国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方向,要重点强化以「图灵量子」为代表的「链主」功能,发挥其在光子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引领与生态聚合作用,推动形成企业为核心、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局。面对算力激增与能耗压力的双重挑战,需加快推进「东数西算」战略,深化异构计算架构创新,并以「小场景、深应用」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尽管国产芯片在超算等领域已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但仍面临生态构建不足、资本支持有限、科研人员向产业转化困难等挑战。为此,亟需加强产业链协同,构建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夯实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在题为「跨界融通,产学研用金如何构成成果转化新生态」的圆桌论坛上,CHIPX投资促进部部长、光子芯谷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军作为主持人,与乾德基金首席科学家黄振春、元禾璞华合伙人殷伯涛、乾德控股创始人杨迪、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评选委员会执行主席、福世合仑CEO王晓琳,中国电科第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产业部主任、研究员陆兆辉,观原科技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吴苡婷、国盛弘远总经理李俊峰等多位科学家、投资人及产业界代表展开深度交流。
论坛形成共识,构建良性硬科技创业生态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需推动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引导「耐心资本」长期投入,并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助力科学家实现从科研思维向商业思维的跨越。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投资重点正逐步从国产替代延伸至「强链补链」与上游材料等跨赛道方向,同时通过整合并购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为实现系统级突破,应积极探索多元转化路径,倡导专业分工、协同发力,构建「科学家+投资人+产业资源」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共同推动中国硬科技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本次芯片大会不仅是对中国芯片科学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产业未来路径的深度探讨。在为期两天的盛会中,来自政、产、学、研、金各界的领军者将继续深入探讨光子芯片、量子计算等前沿赛道的发展机遇。
这场思想与产业交融的盛会,于南海之滨见证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新起点。从中国芯片科学成就的集中展示到对产业未来路径的深度探讨,中国芯片产业正稳步夯实基础、拓展边界。
芯光已亮,未来在望。
关于Chip
Chip(ISSN:2772-2724,CN:31-2189/O4)是全球唯一聚焦芯片类研究的综合性国际期刊,已入选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英文梯队期刊」,为科技部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期刊之一。
爱思唯尔Chip官网: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chip往期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