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 ScienceAI
近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人工智能订单班正式开班,海光信息联合紫东太初为该校打造出首个人工智能实训基地,以「国产芯片 + 国产大模型」的强强组合,赋能 AI 科研走进高校课堂。

作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紫东太初与海光信息「师出同门」,既是国内唯一的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也是全球第一个中文多模态大模型。目前,紫东太初大模型已与海光芯片完成深度适配,具备强大的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支撑。
基于海光芯片硬件基础和紫东太初大模型技术底座,双方为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建成完善的实训一体化平台架构。包括 3D 模型生成、AI 数字人、大模型训推、AI 虚拟仿真等实验室在内,平台可面向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等领域进行专业化科教工作,意在整合产学研用多方资源,从人才培育、技术驱动等关键维度,全面壮大国产 AI 科研力量。
其中,海光在「人力」和「算力」方面带来双重支持。针对该校的 AI 通识教育需求,搭载海光芯片的 AI 教育一体机集成了 AI 算力、私有化大模型、在线教学平台、AI 通识课程资源库等,可提供开箱即部署、上架即可用的一体化方案,精准赋能 AI 技术人才培养工作。
在算力支持上,海光以 C86 CPU 为计算核心输出多核高频算力,搭配自主研发的全精度 DCU 卡(采用 GPGPU 架构,具备强大并行计算能力,广泛应用于 AI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高端计算、科学计算等领域),可实现从前处理到计算、后处理和远程可视化的全流程覆盖,构建面向科学智能新范式的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海光推出的「CPU+DCU」异构计算平台及其自研软件栈,已经在 VASP 等主流第一性原理模拟软件中实现性能反超,并深度适配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应用于众多科学计算前沿领域,为我国新材料研发、能源催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计算底座。
接下来,海光将继续携手 AI 产业上下游伙伴,积极联动高校、科研机构等学界力量,在科研算力支持、科教赋能方面协同发力,进一步加速 AI 科研精准化、效率化、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 × [ 生物 神经科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