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德浩的技术生涯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起,他加入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工程化应用场景开展研发,主导过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偏向实际应用的项目。202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期间,他开始研究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机器人,由此正式转向灵巧手领域的探索。在清华大学读研期间,位德浩从0到1搭建起了一个20自由度的绳驱灵巧手,涵盖结构、硬件、控制到算法,之后基于这个灵巧手开展了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算法方面的研究,逐步成为灵巧手领域的全栈工程师。与此同时,他还在小米人形机器人研发中心担任实习算法工程师,参与了小米第二代人形机器人“铁大”的研发,主要负责基于灵巧手的操作算法、遥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还做了一个灵巧操作的“real to sim to real”数据采集系统,并在小米汽车的工业场景里进行产品的应用验证。202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位德浩加入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机器人操作大模型的研发工作。但在工作中,他发现,当时采用的两指夹爪操作方案存在显著局限:两指夹爪执行的最常见任务是Pick and Place,随着应用场景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抓握能力弱,数据采集效率低等问题。而五指灵巧手与人类手部高度仿生,可直接迁移人手操作数据。并且从抓握能力上看,两指夹爪仅两点接触,只有多点接触才能实现稳定抓取和操作。从技术演进路径判断,他认为两指夹爪在算法上已经穷途末路,五指灵巧手才是破局关键。正是这个时候,具身智能风头正盛,位德浩决定入局灵巧手创业。有创业想法后,他找到了过去长期并肩作战参加过各种智能机器人大赛、在技术研发和项目协作上很有默契的同学,还邀请了香港大学的罗平教授担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罗平是位德浩的师兄的老师,两人早期就在机器人领域有过交流合作,位德浩之前还被罗平邀请到香港大学的实验室指导灵巧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