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目标到2029年建造一台名为Starling的量子计算机。

IBM 10月24日表示,它可以在AMD的常用芯片上运行一项关键的量子计算纠错算法,这是向超强计算机商业化迈出的一步。
这家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与微软和谷歌等公司竞相开发量子计算技术,后者本周刚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的算法。
量子计算机使用所谓的量子比特来解决传统计算机需要数千年才能破解的问题——例如数万亿原子随时间如何反应的问题。然而,量子比特容易出错,这些错误会迅速淹没量子芯片的有用计算工作。
今年6月,IBM表示已开发出一种与量子芯片协同运行的算法,可以解决此类错误。在一份将于10月27日发布的研究论文中,IBM或将展示其可以在由AMD制造的FPGA芯片上实时运行这些算法。
IBM研究院院长Jay Gambetta表示,这项工作表明IBM的算法不仅在现实世界中有效,而且可以在一种并非“贵得离谱”的、现成可用的AMD芯片上运行。
“实现它,并证明其实际运行速度比所需速度快10倍,这意义重大,”Gambetta在一次采访中说。
IBM有一个多年计划,旨在到2029年建造一台名为Starling的量子计算机。Gambetta表示,此次披露的算法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完成。
谷歌量子新突破,比经典超算快13000倍
谷歌宣布了一种全新的算法,即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该算法在Willow芯片上运行,解决原子相互作用问题的速度比最好的传统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在数小时内完成了需要Frontier超级计算机大约 3.2 年才能完成的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声称“Quantum Echoes”算法具有可验证性,这意味着可以在其他量子计算机上重复运行。相关研究成果发布于《自然》杂志。
谷歌量子AI的研究科学家Tom O’Brien表示:“可验证性的关键意义在于,这是迈向现实世界应用的重要一步,实现这一成果表明我们正切实推动量子计算走向主流。”
量子回声核心是测量一种量子可观测量的期望值,这种可观测量被称为OTOC(out-of-time-order correlator)。OTOC及其高阶推广是一类新的可观测量,用于描述量子动力学如何变得混沌。与比特串不同,量子期望值(例如电流、速度、磁化强度和密度)是可验证的计算结果,即使在不同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时也保持不变。
这是历史上首次有量子计算机成功运行了一项可验证且能力超越超级计算机的算法。量子可验证性意味着该结果可在谷歌量子计算机(或其他任何同等水平的量子计算机)上重复得出,从而确认结果的正确性。这种可重复、超越经典计算的能力是可扩展验证的基础,使量子计算机更接近成为实际应用的工具。
此次谷歌披露的新技术量子回声的运作方式类似一种高度先进的回声。通过向量子系统(Willow芯片上的量子比特)发送精心设计的信号,扰动其中一个量子比特,随后精确逆转信号的演化过程,以 “聆听” 返回的 “回声”。这种量子“回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通过相长干涉得到放大——这是一种量子波叠加后强度增强的现象,这使得测量具备极高的灵敏度。
量子回声算法的实现,得益于Willow芯片量子硬件的进步。去年,Willow芯片通过 “随机线路采样” 基准测试证明了其性能,该测试旨在衡量量子态的最大复杂度。量子回声算法代表了一类新的挑战,因为它模拟了一个物理实验。这意味着该算法不仅测试复杂度,还测试最终计算的精度。这也是称之为 “量子可验证” 的原因,即结果可通过另一台同等水平的量子计算机进行交叉基准测试和验证。要同时实现精度和复杂度,硬件必须具备两个关键特性:极低的错误率和高速的运算能力。
量子计算机将在模拟量子力学现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原子与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的结构。科学家用于理解化学结构的工具之一是核磁共振(NMR),其原理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相同。核磁共振就像一台分子显微镜,其分辨率足以观察到原子的相对位置,这有助于理解分子的结构。
模拟分子的形状和动态变化是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在这方面的进展,是生物技术、太阳能、核聚变等领域取得突破的重要支撑。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的一项原理验证实验中,研究团队在Willow芯片上运行了量子回声算法,对两个分子(一个含 15 个原子,另一个含 28 个原子)进行了研究,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量子计算机得出的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果一致,并且揭示了传统核磁共振通常无法获得的信息,这对研究团队方法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验证。

《2025 AI PC 产业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为帮助PC领域硬件层、软件层、模型层及终端层各类玩家更清晰地了解AI PC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半导体产业纵横重磅发布《2025 AI PC产业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AI PC行业宏观环境、AI PC产业链、AI PC最终用户调研分析、AI PC产品评测以及AI PC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AI PC最终用户调研覆盖了北京、上海及深圳等中国一线城市,共收集终端用户及门店销售人员有效样本数量千余份。调研内容涵盖用户基本信息、AI PC认知度、产品功能偏好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等多个方面。AI PC产品评测针对联想ThinkPad X9 14(Intel)以及联想小新Pro16c AKP10(AMD)两大设备进行AI PC评测分析,评测维度包括同模型不同量化大小对比、同模型不同参数规模模型对比、同机器不同推理设备对比。
报告获取:
1.报告售价:纸质版599元/本
2.购买方式:请扫码填写报告购买意向表

3.报告咨询:
微信号icviews2 或者Joy8432211
报告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