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 18,325.94 万元,主要投资内容包括生产厂房及公用动力设施建设及改造、研发及生产用机器设备购置及安装、产品研发及试制费用、运营铺底资金等必要投资。本项目建设完成并满产后,将形成年产 3,000 台智能移动机器人及周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能力。
2、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芜湖瑞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称瑞鲸智能),系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持有 100%股权的控股
3、项目投资情况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701.01万元;机器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8,875.4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937.7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811.70 万元;总投资 18,325.94 万元。
4、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经可行性论证分析和经济收益测算,本投资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项目建设用地
本项目需新购置工业用地约 70 亩,目前已与项目建设地政府部门签订项目建设用地投资框架协议,公司将按相关规定要求办理项目建设用地取得程序。
6、项目涉及报批事项及进展情况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投资备案手续尚在办理中,环评手续尚在办理中,公司将积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办理项目投资备案和环评程序。
7、项目实施必要性
(1)智能机器人+智能化制造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庞大的“人口红利”,我国制造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并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亦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在产业规模、产业门类及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远远超越全球其他国家。
然而,在规模大、门类全和链条完整的同时,我国制造业也面临“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窘境,尤其是在高端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全场景相关领域与全球高端水平尚有差距;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新生动力不足的双重困境,导致制造业“用工荒”、“用工难”的情况加剧。这些,带来我国高端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成为未来发展必然选择。
智能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在工业场景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协作机器人在轻型、安全、与操作人员可以协同工作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工业应用中承担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与操作人员实现互补。公司正开发适用于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及一般工业领域的大力矩、高精度智能协作机器人,具备高安全等级,可部署于生产线体及线边,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一定复杂度的上下料、搬运、装配、检测等工作。
智能协作机器人可以实现半结构化、与人协作的环境之中,能够满足汽车与汽车零部件、3C 行业、高柔性生产中小企业的需求,并在仓储物流行业、装配、检测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依托强大的自动化装备及机器人系统集成能力,扎实的研发能力,介入智能协作机器人领域,是对公司现有自动化业务的关联化拓展,既可以拓宽公司的产品类型及行业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也为下游行业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做出推动贡献。
随着智能制造快速普及,工厂内部制造复杂度也持续攀升,对移动复合机器人及自动牵引机器人(AGV/AMR)的需求明显加快。移动复合机器人无轨导航激光 AGV 小车加装机械手,配合车载装卸机构,可自动装载货物,可快速布局于自动化工厂、仓储分拣、自动化货物超市,实现物料自动搬运、物品上下料、物料分拣等,以满足车间全自动化柔性生产需求,正成为企业和市场追逐的全新风口。尤
其是移动复合机器人与 AGV/AMR 及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线上融合,将推动智能化“黑灯工厂”的普及速度进一步加快。公司目前已开发出自动牵引机器人产品,并经过市场应用验证,客户认可度较高,已形成一定的市场客户基础,未来发展成长空间较大。
(2)公司急需扩充产能储备,保障订单承接能力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汽车持续快速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288.8 万辆,同比增长34.4%;2025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122.8 万辆,同比增长34.9%。
全球方面,根据 EVTank 统计数据,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 万辆,同比增长 24.4%;EVTank 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239.7 万辆,同比增长 22.8%;其中中国将达到 1,649.7 万辆,同比增长28%;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4,405 万辆,比 2024 年增长 141.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和销量持续增长,带动新能源汽车制造装备相关需求快速增加,市场产能缺口增加。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装备业务在手订单为 43.8 亿元,比2024 年末增长 13.59%,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同时,公司装备业务现有产能利用率已超过100%。为保障公司订单持续承接,公司装备业务,需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通过技改升级扩产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产能。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关 于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