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讯 在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关于“美国AI芯片需要向中国出口”的言论,再度将中美半导体博弈推向舆论焦点。10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回应,强调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黄仁勋再提对华出口:商业现实与市场逻辑
据报道,黄仁勋近期公开表示,美国的AI芯片应当向中国出口。这一表态并非首次。今年以来,黄仁勋已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他强调,中国市场拥有庞大的AI研发和应用需求,是全球科技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制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不仅损害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长远来看也可能阻碍全球AI技术的整体发展。
分析指出,黄仁勋的言论反映了美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美国政府出于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考量,持续收紧对华出口管制;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其需求对美国芯片巨头的营收增长至关重要。据英伟达财报显示,中国及亚太市场在其总收入中占据显著份额,禁令导致其不得不推出算力被限制的“特供版”芯片(如H20)以满足合规要求,但性能与国际市场产品存在差距。
外交部回应:重申立场,呼吁美方行动
针对法新社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他重申:“中方已多次表明在美输华芯片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
这一回应延续了中国官方一贯的谨慎和原则性立场。中方并未直接对“是否欢迎美国AI芯片出口”给出简单的是或否答案,而是将问题引导至更宏观的层面——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这表明,中国认为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当前产业链不稳定的主要源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美方调整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
博弈持续:从H20解禁到未来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严格管制,中美在AI芯片领域的互动并未完全中断。今年7月,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已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其专为合规设计的H20芯片,黄仁勋本人也现身中国并确认了这一消息。这被视为在严格管制框架下的一种“有限度”松动。
然而,业界普遍认为,H20等“特供版”芯片难以完全满足中国AI企业对顶尖算力的需求。随着中国本土AI芯片(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等)的加速发展,以及全球AI竞赛的持续升温,未来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博弈将更加复杂。
“黄仁勋的呼吁,既是企业利益的诉求,也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相互依存的本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外交部的回应则清晰地划出了中方的底线:希望合作,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场围绕‘芯片之上的AI霸权’的较量,远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