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芯火相承 2025-10-27 19:23


在半导体行业,有一句话被反复提起——“光刻几乎决定一颗芯片的命运。”这不是夸张。
你能在手机上打游戏不卡顿,AI模型能瞬间生成图像,这一切都离不开芯片的“心脏工程”——光刻技术。而这一次,中国科学家干了一件连全球巨头都没做到的事:他们第一次“看清”了光刻胶分子在显影液中的真实模样!
这意味着,中国科研团队正一步步,攻入全球芯片制造最神秘、最尖端的领域。
一、这一次,北大团队盯上了光刻的“黑匣子”
这项成果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他们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重磅论文,宣布: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T),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出光刻胶分子的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如果用一句话解释——以前大家都在“蒙着眼睛”做光刻;现在,北大团队第一次打开了那扇“黑匣子”!
二、为什么“显影”这么重要?
光刻,就像芯片制造的“绘画”过程。光刻胶就是颜料,显影液就是溶剂。曝光后的光刻胶,需要在显影液中被溶解掉一部分——才能把复杂的电路图案“刻”到硅片上。问题在于:这一步极其精密,任何分子级的“误差”,都会导致电路模糊、断裂,良率骤降。
过去,全球光刻巨头——不论是日企东京应化、JSR,还是美企杜邦、Dow——都无法直接看到光刻胶分子在显影液中到底是怎么运动的。这是芯片制造的“黑匣子”,7纳米以下的制程良率提升,长期受制于此。
三、冷冻电子断层扫描:让光刻“看得见”
北大团队干了件堪称“开天眼”的事——他们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ET)这一生物领域的尖端技术,首次引入半导体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在极低温下,把光刻胶样品瞬间“冻住”,然后用电子束层层扫描,再重建出一个分辨率优于5纳米的三维图像!
这就像拿到了一个显微镜版的“全景相机”——不仅能看清每一个分子在液体中的分布,还能看到它们如何交织、缠绕、扩散。这项突破,直接解决了长期困扰全球行业的三大痛点:1.无法原位观测(即只能看干样品,液体环境看不见);2.无法三维成像;3.分辨率不够高,无法识别分子层级变化。现在,这三座大山——全被搬开了。
四、从科学到产业:国产光刻胶的新起点
别以为这只是学术研究。事实上,这项成果已经开始指导国产光刻胶的产业化改进方案。彭海琳团队通过对分子缠结结构的深入观察,提出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改善显影过程中光刻胶分子界面的稳定性,显著减少光刻缺陷,提升芯片图案的精确度与均匀性。
这对中国芯片制造来说,意味着什么?很简单——过去靠反复试错的“工艺黑箱”,现在能靠科学可视化优化!这不仅能提升7nm以下制程的良率,还为国产EUV光刻胶的突破打下了基础。
换句话说,中国科研团队正在“重构光刻的底层逻辑”。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国芯
more
奇捷科技荣获2025年中国芯EDA专项“技术创新奖”
首次!中国芯片领域取得新突破
合见工软数字仿真器UVS荣获“中国芯”第二届EDA专项产品革新奖
突发!两家中国芯企遭美国 “黑手”
中国芯片黑马杀出重围!一台示波器,让美企彻底坐不住了!
特斯拉印度首交付,“中国芯”驱动全球战略再下一城
爆料!中国芯片令人振奋的消息:长鑫存储已发布 LPDDR5X,国产高端手机加速自主化
美国芯片制造重大进展,黄仁勋官宣:Blackwell 首款美制晶圆下线!
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公布
首次!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