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人工智能(AI)竞赛中胜出!”
这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当地时间11月5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AI未来峰会上所发表的言论。他认为,中国放宽了数据中心监管,同时降低了能源成本,而基于这些因素,中国将在AI竞赛中战胜美国。
其言外之意是,如果继续沉溺于保护主义和悲观怀疑,美国将在决定未来的AI竞赛中落败。
黄仁勋指出,中国正在以务实高效的政策为AI发展铺平道路——通过放宽数据中心监管、降低能源成本,为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创造了极具竞争力的运营环境。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系统性地部署了AI在电网、新能源、核电等八大领域的融合应用。这不仅是技术蓝图,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旨在通过AI赋能传统能源体系,提升整体效率与安全。
反观美国,黄仁勋批评各州正陷入“愤世嫉俗”的泥潭,竞相出台碎片化的AI新规,可能催生“50项新的监管措施”。这种内耗式的监管壁垒,无疑会扼杀创新活力,让企业疲于应付合规,而非专注于技术突破。
此前,黄仁勋已多次发出警示:美国最新推出的AI模型,相较于中国竞争对手的产品,并不具备显著优势。他还积极敦促美国政府放开市场限制,允许英伟达芯片进入中国市场,以此保障全球能持续依赖其技术。
10月初,黄仁勋就曾在纽约出席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主办的活动时提醒,美国决策者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在AI竞赛中取胜,“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伤害中国的事情,往往也可能伤害美国,甚至更严重”,“在急于推出对他人有害的政策之前,或许应该退后一步,反思一下哪些政策对美国有益”。
然而,自美国对中国实施严格的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以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巅峰时期的95%暴跌至“0”。
黄仁勋表示:“无法想象任何决策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他认为,将美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排除在全球最大市场之外,是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这非但没有遏制中国AI的发展,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磅礴动力。
黄仁勋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才库和激烈的内部竞争,其技术追赶速度远超预期。他曾评价“中国只落后美国几纳秒”,并警告低估华为等中国企业的“竞争精神是愚蠢的”。
2025年初,DeepSeek发布的AI大模型就是一个客观事实,也让美国硅谷感到了真实的威胁——像OpenAI和Anthropic这类资源更为丰厚的美国AI企业,究竟能否守住自身的技术优势。
黄仁勋强调,美国要赢得AI竞赛,恰恰需要中国市场接纳英伟达的技术。只有当全球都建立在英伟达的生态系统之上,美国才能真正掌握主导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其AI芯片进入中国市场作舆论攻势。
不过,英伟达对华出口AI芯片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地缘政治现实。据悉,在中美领导人在韩会晤之前,特朗普政府高层顾问近乎一致的反对讨论英伟达向中国销售新一代AI芯片相关议程。
实际上,中国也在担忧英伟达AI芯片“后门”问题,毕竟国家安全不存在让渡于任何因素的可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