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标定位: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承载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要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新一代人工智能课程应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为关键目标,鼓励学生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知识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获得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情感和人工智能思维的显著提升。
(二)课程类型:从“学科中心”转向“学科融合”
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教育,它强调在多学科场域中运用人工智能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人工智能课程具有天然的数智化属性,这决定了其教学过程需系统性整合数字化专用工具与训练平台。因此,作为兼具跨学科课程和数智化课程建设的代表,人工智能课程应该成为新时代课程融合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和实验场,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学科融合的纽带和桥梁。
为此,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使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使学生初步接触人工智能的产品和应用。因此,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机器人演示、智能玩具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人工智能的奇妙之处。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学习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这些技术解决问题。高中阶段则更注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底层技术思想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性实践。
在内容的组织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应遵循关联性和逻辑性原则,在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联动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一方面需要设置具有独立课时的人工智能课程模块,并开展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主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常识性、通识性属性突出的内容提取出来,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例如,开展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的同时也能深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内容体系:从单一逻辑主线走向多元逻辑主线
2024年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将“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列为首要任务。人工智能课程亟须构建自己特有的逻辑主线框架,才能支撑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从表层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用现成的人工智能工具解决问题),到里层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和模型优化(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人工智能工具),再到深层的人工智能思维方法和情感道德的塑造与内化,构成了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具身关系的基本发展路径。
从这些路径中可以提炼出工具智能化、问题模型化、模型优化、思维可视化、道德情感内化五大逻辑主线,相互之间还有不同的逻辑关系。

人工智能课程的五条逻辑主线
(四)教学方法: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作为实践性课程,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不能照搬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应用性与趣味性,将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具身化体验式学习中实现“做学创合一”和“学用一体”,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
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推进落实以课程为落脚点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模拟与创作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发展思维。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将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人工智能学习情境,实现对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体系化塑造。
另一方面,鼓励学校打破“两个课堂”壁垒,促进育人资源整合、实践要素融合。学校可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科技节、举办校园人工智能作品展、开展人工智能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人工智能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与创造能力,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氛围。学校还可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拓展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并从中发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
(五)评价方式: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人工智能课程强调“做学创合一”,应当采取证据导向的素养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评价,应当全方位收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数据,通过上机实践、方案设计、作品创作、专题汇报等多种评价途径,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且依据评价结果持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效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应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一)区域统筹课时与经费保障,化解“开课难”窘境
各地要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制度的建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监督评估等措施,保障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为帮助学生完整学习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各地要鼓励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教授选学内容,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联动。另外,从区域层面而言,应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投入力度并持续提供经费支持;可通过专项经费支持人工智能课程的普及和发展,确保专款专用;各地方和学校还可以通过社会捐赠、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投入。
(二)强化多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上课难”问题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中小学校应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并选拔一批高水平、复合型人工智能领航教师。与此同时,中小学校还可以鼓励信息科技教师与数学、科学、物理等学科教师共同建设人工智能课程;鼓励各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专业,构建发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职前、职后教师实践共同体,优化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培养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联合开办人工智能学院等,培养面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人才。
此外,应当设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项目,加强组织人工智能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义务教育的深度融合方式,切实提高教师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水平。
(三)协同推进资源与环境建设,突破“上好难”瓶颈
新一代人工智能强调深度学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模型训练理解人工智能的内在本质。因此,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对算力具有依赖性,强调软硬件资源相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地各校研发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建议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不同学段的内容与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建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资源。例如,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的教学资源以交互游戏和微视频为主;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的教学资源逐步引入非代码编程工具和集成了人工智能模型的智能传感器;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的教学资源聚焦真实案例,逐步引入低代码训练平台和低成本开源硬件;第四学段(七至八年级)的教学需要根据条件建设具备算力支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议学校依据学生规模及教学需求,配备数量合理的计算机和智能实验设备,提供能够满足各模块实际教学需要的软件和网络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平台。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清华第四版】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清华第七版】文科生零基础AI编程:快速提升想象力和实操能力
【清华第十一版】2025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北京大学第五版】Deepseek应用场景中需要关注的十个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北京大学第九版】AI+Agent与Agentic+AI的原理和应用洞察与未来展望
【北京大学第十版】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上中下合集)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一--吴飞: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二--陈文智:Chatting or Acting-DeepSeek的突破边界与浙大先生的未来图景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三--孙凌云:DeepSeek: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和人机协作的新常态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四--王则可:DeepSeek模型优势:算力、成本角度解读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五--陈静远:语言解码双生花:人类经验与AI算法的镜像之旅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六--吴超:走向数字社会:从Deepseek到群体智慧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七--朱朝阳:DeepSeek之火,可以燎原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八--陈建海: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与AI通识教育之未来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1册-技术解析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2册-开发实战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3册-行业应用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4册-个人使用篇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厦门大学第一版】DeepSeek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厦门大学第五版】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册-实战篇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技术溯源及前沿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以产业大脑为例(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金融——AI驱动的金融变革(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人工智能重塑科学与工程研究(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及相关思考(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年大模型:从单词接龙到行业落地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时代:让AI更懂中国文化的美与善(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音乐生成:理解·反馈·融合(附PDF下载)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走进海洋人工智能的未来(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当艺术遇见AI:科艺融合的新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心理学与人工智能(附PDF下载)
【AI加油站】第八部:《模式识别(第四版)-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附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一次性说清楚DeepSeek,史上最全(建议收藏)
DeepSeek一分钟做一份PPT
用DeepSeek写爆款文章?自媒体人必看指南
【5分钟解锁DeepSeek王炸攻略】顶级AI玩法,解锁办公+创作新境界!
【中国风动漫】《雾山五行》大火,却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岁城璃心》一个拿着十米大刀的男主夭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