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超人组织的德国商务考察活动正在招募!9月4日至9月14日,实地走访德国五个城市,重点聚焦全球两大顶级展会,带大家一起走进欧洲电子产业最前沿!
点击上图查看活动详情,或联系客服咨询:ICSuperman88。
作者 | ZeR0
来源 | 芯东西(ID:aichip001)
芯东西7月2日报道,7月1日,深圳平台型MCU龙头企业国民技术港交所IPO申请获受理。国民技术成立于2000年,2010年4月在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上市的首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最新市值超过140亿元。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国民技术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中,在中国企业中名列前五。同年,在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中,国民技术的收入在中国企业中名列前三。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国民技术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凭借多核异构架构、AI算法支持、密码模块及功耗控制等核心技术,国民技术已在边缘智能、储能控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产品落地,在储能BMS及智能家居控制等细分市场亦保持中国企业的领先地位。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民技术从专业市场芯片向通用MCU,再到边缘AI计算等高端产品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延伸出BMS芯片、射频芯片等更丰富的产品体系。除芯片业务外,该公司亦同步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围绕平台型产品战略,其产品已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数字能源、智慧家居、汽车电子、与医疗电子五大核心下游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在细分行业中取得领先市场地位。- 在芯片产品业务线提供通用MCU (包括通用MCU、专业市场芯片、射频芯片)和BMS芯片;
- 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业务线提供人造石墨产品及石墨化加工服务。
2022年、2023年、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0.19亿元、5.94亿元、2.56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1.57亿元、1.16亿元、1.63亿元。▲2022年~2024年国民技术营收、利润、研发支出变化(芯东西制图)
从销量来看,该公司芯片产品销量由2022年的1.36亿颗增加到2023年的1.90亿颗,进一步增加到2024年的3.41亿颗。其人造石墨产品销量由2022年的1.4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1.96万吨,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2.65万吨。国民技术石墨化加工服务的销量则由2022年的2500吨减少至2023年的1600吨,在2024年完成生产线建设后,同年大幅增加至6000吨。2022年、2023年、2024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5.6%、1.7%、15.6%。2023年毛利率下滑严重,主要由于市场出现暂时的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降,因此国民技术在2023年大幅撇减存货。在采取控制原材料和制造成本、拓展新市场、开发新客户等多项措施后,其毛利率在2024年回升。9月4日至9月14日,芯片超人将开启“挖掘欧洲电子领域芯动向”德国商务考察活动,实地走访德国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以及慕尼黑五个城市,重点聚焦全球两大顶级展会: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和家电产品展览会与IAA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带大家一起走进欧洲电子产业的最前沿。详情信息可参看文末海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咨询及报名参加商务考察
国民技术已在深圳、新加坡、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地布局六大研发中心,并持续在美国、日本等地拓展研发基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民技术拥有354名研发人员,占其总员工数的30.39%。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350项专利(包括48项重要专利)、53项IC版图设计专有权及97项软件著作权。国民技术在科技价值链的两个关键环节采用双业务模式运营:芯片产品和锂电池负极材料。自2018年明确平台化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发展方向后,该公司先后推出多款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产品,并持续优化芯片尺寸、功耗及性能,实现了从嵌入式控制到边缘智能的场景升级。根据招股书,国民技术是国内首家推出Cortex-M7+M4与GPU的多核异构架构MCU产品的设计公司,兼顾了通用性和计算处理能力。其MCU支持的最高主频可达700MHz,在国内主要行业参与者中位列第一。存储容量上,该公司的N32H78x系列MCU产品的Flash容量达4096KB,SRAM最高可扩展至9696KB,规格均为行业领先,支持复杂或高并发控制系统。其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以人造石墨为核心,并探索硅碳、硬碳等多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客户覆盖行业主流电池厂。在此基础上,国民技术积极探索电池管理系统控制芯片与锂电池负极材料在同一客户体系内的协同应用,在系统级效率优化、安全保障与成本控制等方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具备全栈能力的智能能源控制平台。
国民技术的客户主要包括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半导体与模块电路经销及生产的公司及锂电池厂。2022年、2023年、2024年,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国民技术总收入的41.4%、43.4%、46.4%;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的26.0%、29.5%、28.9%。同期,国民技术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其采购总额的56.4%、41.8%、44.3%;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其总采购额的30.0%、15.4%、12.7%。在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国民技术各年度的五大客户、五大供应商均为独立第三方。客户E同时也是国民技术的供应商,从事智能锁、安防设备及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采购国民技术的智能门锁主板及指纹识别模组以生产其产品,同时国民技术的一家销售智能门锁SoC及解决方案的附属公司采购客户E生产的智能锁组件及其提供的锁具处理服务。由中兴通讯和国投电子出资成立,孙迎彤是单一最大股东
国民技术成立于2000年3月20日,初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由中兴通讯持股60%、国投电子持股40%。经过多次股权结构变化后,该公司在2009年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华大持股40.00%、中兴通讯持股26.67%,国民技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孙迎彤则持股4.82%。本次赴港IPO,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孙迎彤是国民技术的单一最大股东。2024年,国民技术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个人酬金详情如下:结语:AI与边缘计算催化MCU增长,国内MCU玩家市占率逐步提升
作为智能终端的核心控制器,MCU的算力、安全性与系统集成度成为智能化时代的关键技术基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AI、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下游应用,将成为全球MCU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尤其在AI与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趋势推动下,具备本地化推理能力、安全算法处理与低功耗优势的高端MCU产品正成为行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中国MCU市场中的玩家可分为国内玩家和海外玩家,其中国内MCU玩家凭借性价比、产业链优势、开发周期和灵活性等优势,逐步提升在全球MCU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相较于已实现的产品线广度与市场覆盖,国民技术计划在战略性领域聚焦纵深发展,通过打造更具突破性的高性能、高集成度MCU产品,实现从“做宽”到“做精”及“做深”的转型,并逐步完成MCU在智能化社会中“全场景覆盖”的战略目标。9月4日至9月14日,芯片超人将开启“挖掘欧洲电子领域芯动向”德国商务考察活动,实地走访德国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以及慕尼黑五个城市,重点聚焦全球两大顶级展会: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和家电产品展览会与IAA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带大家一起走进欧洲电子产业的最前沿,实地理解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的真实需求与发展方向。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报名咨询👇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