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7月9日,有着“手机玻璃大王”之称的蓝思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613.HK。这也意味着“A+H”双平台战略的新征程就此拉开序幕。

从3月递交招股书,到6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再到成功敲钟,蓝思科技只用了101天,速度相当可观。
这次IPO,蓝思科技全球发售2.62亿股,发行价定在每股18.18港元,募资总额达到47.68亿港元。这些资金将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全球产能扩张及新兴赛道布局,持续加码AR光学、智能感知、新材料等领域研发投入,深化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的协同效应,推动“一块玻璃”从手机、平板向汽车座舱、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延伸。
而且,蓝思科技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了462.76倍的认购,国际发售也有16.68倍的认购量,还引入了小米集团、世运电路、瑞银UBS、LMRPartners、橡树资本、QRTCapital、无极资本、大湾区、Verition、金涌等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1.9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蓝思科技的创始人是前中国女首富周群飞。她最早是做手表玻璃起家的,2006年成立蓝思科技并落户湖南。2015年,该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如今,蓝思科技的客户名单里有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一众行业巨头,成为业内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股权结构来看,这是一家夫妻企业。招股书显示,上市后周群飞通过蓝思科技(香港)持股53.47%;通过长沙群欣持股5.49%。她的配偶郑俊龙直接持股0.06%,两人合计持股59.03%。
2007年,蓝思科技在行业里率先将玻璃应用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能手机上,这一举措奠定了智能终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技术路线。提到智能手机,就不得不提蓝思科技是“果链”的一员,几乎每一代苹果的前后盖玻璃、蓝宝石部件等,均匀它的参与。
但蓝思科技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现在已经涉及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智慧零售设备等新兴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和能力,蓝思科技成为行业内首批承接人形机器人及AI眼镜/XR头显关键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
智元机器人供应商
早在2016年,蓝思科技就开始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经过多年的深耕,工业机器人方面,蓝思科技已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产品。
官网显示,该公司有年产6000台/套以上大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除了上述机器人产品,蓝思科技还有全自动丝印机、全自动移印机、多种超快激光机等通用型高端装备,能完成从精密组件、机器人、专用装备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各类任务,产品应用在光电、半导体、新能源、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

蓝思科技从工业机器人慢慢延伸,现在也拓展至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
其不仅已成功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还创新研发曲面玻璃显示技术、纳米微晶玻璃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出既轻便、强度又高,还很有未来感的外观解决方案。
目前,该公司建立专门团队,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等结构件以及整机组装服务,并与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
今年1月,蓝思科技成功批量交付智元机器人的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据了解,蓝思科技深度参与了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几个月后,蓝思科技还与智元机器人、湖南东方数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资,股东为长沙经济开发集团)成立了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等。
6月,蓝思科技领投了人形机器人灵宝CASBOT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除了资本的注入外,蓝思科技还将为灵宝CASBOT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组装支持,助力其质量管控和成本管控,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同时,该公司还将开放自身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的丰富场景,加速该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全球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真实落地。
从最初的小加工厂,到现在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的格局,蓝思科技正一步步朝着全球化战略迈进。
写在最后
稳扎稳打下,蓝思科技的业绩也十分亮眼。
2024年,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

分业务板块来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营业收入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营业收入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长12.39%;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4.23%。

研发方面,2024年,蓝思科技的研发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27.85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按收入计算,蓝思科技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3.0%;在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中也位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0.9%。
蓝思科技敲钟上市当天,港交所的舞台格外热闹 ,另有5家企业同步登场。市场信息显示,港股市场共完成42宗IPO,合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这股上市热潮背后,既有 A 股企业带着成熟业务奔赴港股的 "二次启航",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将港股作为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站。
伴随 “A+H” 双资本平台战略的全面落地,依托消费电子业务、智能汽车的持续稳固,与人形机器人等赛道的加速突破,蓝思科技在全球精密制造领域能否实现突破性发展,其后续表现值得行业关注。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