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近日,一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从昆明市禄劝县中屏镇35千伏富老井变电站内的机巢起飞,沿着220千伏赛中线进行三维激光建模工作,并将实时画面传输回管控平台。
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输电智能运维班班长许保瑜通过回传画面查看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是云南电网首次部署应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巢,大幅提升输电线路巡检作业效率。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从机巢中自主起飞准备开始作业。钱昶旭摄
“只需坐在办公室操控管控平台,按下‘起飞键’,140公里外的无人机便能从机巢中自主垂直起飞完成巡检任务。”许保瑜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飞行航线介绍,飞行高度达到200米时无人机便进入预定航线开始作业,飞行速度最快可达每秒35米,用时31分钟便能完成19.4公里的220千伏赛中线三维激光建模工作。
以往,要完成此项工作,至少2位工作人员需携带多旋翼无人机及电池组,经过两个半小时车程前往作业区域,寻找到合适起降点后通过无人机进行巡检工作。依据地形情况巡检4至5基塔后需更换电池,一个区段巡检结束后开车前往下一个区段。“班组7名人员全员出动、分头作业,平均一天也才能完成20基塔的巡检工作,约12公里。”许保瑜说。
本次部署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巢覆盖范围约251.2平方公里,是多旋翼无人机机巢覆盖范围的35倍。运维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对15条乌东德“西电东送”主要通道输电线路、昆柳龙直流工程送端昆北换流站及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禄劝换流站进行巡检。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单架次巡检线路可超80公里,较多旋翼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范围广、起降场地不受限、巡检结果快速回传等诸多优点,还能用于输电通道山火、外破隐患、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的应急巡视。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进行输电线路三维激光建模工作。卢显仑摄
目前,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根据昆明电网地理特性与设备分布特征,形成大、中、小设备全域覆盖的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模式,实现输电线路大范围巡检、局部隐患排查、精细化特巡、影像智能分析、缺陷隐患实时预警处置等功能。
今年1—5月,利用无人机累计完成332.09公里输电线路精细化巡视,精准排查出缺陷1622条、隐患249处;完成378.8公里输电线路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作业,全面识别树障隐患2130处。节省人工操控时间近80%,巡检效率提升近5倍。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云南电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慕老师159 0176 798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