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建成无人机起降平台 285 个,总量达 524 个;低空飞行营地新增 4 个,总量达 9 个

eVTOL云霄洞察 2025-07-14 14:30
低空基础设施,作为安全规范开展低空飞行活动的关键平台,其建设进度备受瞩目。近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当前山东正全面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东多点发力,成果丰硕。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协同发展,6 个运输机场实现 “运通融合”,日照机场建成全国首个强化草地机坪,可满足各类型低空飞行器起降需求。依托 22 个通用机场,推动有人机无人机融合飞行,为低空场景创新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持。
垂直起降设施布局也在加速推进,去年以来建成无人机起降平台 285 个,总量达 524 个;低空飞行营地新增 4 个,总量达 9 个。服务保障设施上,融合多种先进技术建成 4100 余套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实现重点空域基本覆盖。智能网联系统方面,省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已建成,济南、青岛等市级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让低空飞行申报审批更加便捷。
未来,山东以 “全域覆盖、全程服务、全国领先” 为目标,以 “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 为导向,正研究制定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强支撑。
建好起降设施网,让低空用户飞得 “顺心”
山东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致力于布局建设网络化、集成型、多用途的起降设施体系。
在运输机场方面,支持新建的枣庄、聊城等支线运输机场同步完善低空飞行保障设施,打造运通融合标杆机场。通用机场建设也不甘落后,年内将投用蓬莱卧龙、临沭蛟龙、临沂费县通用机场。
同时,加快建设 3 级 8 类起降平台,3 级即枢纽型起降场 + 中心型起降场 + 数字化起降点,8 类涵盖生产作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力争年内建成枢纽型起降场 5 个、中心型起降场 10 个、数字化起降点 100 个,让低空用户起降更加便捷顺心。
建好低空保障网,让低空用户飞得 “安心”
为了让低空用户飞得安心,山东规范推进低空通信感知、导航定位等一系列设施建设,构建起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延时性的空天地海通信导航监视网络,实现对在空无人机的全过程管控,确保各类低空飞行器 “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
此外,强化低空数据算力供给,利用实景三维山东等数据资源,绘制低空高精度三维地图,提高低空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低空飞行安全增添有力保障。
建好低空智联网,让低空用户飞得 “省心”
山东正加快构建省市统分结合、界面清晰、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低空智能网联系统,该系统与国家系统和省内空管、公安等监管服务系统有机衔接,实现 “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通管”。
鼓励各市建设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无缝衔接省级平台,无偿为低空用户提供飞行计划、航空气象等基础服务,保障低空飞行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运行,让低空用户飞得更加省心。
山东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持续发力,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可期!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无人机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