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IT|安全大模型-效能竞速:中国安全厂商深度聚焦可持续防御,威胁检测仍需精度突围(2025年第12期(总第51期))

赛迪顾问 2025-07-17 10:0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下拉至文末,查看更多合集文章



作 者

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中心



DeepSeek加速中国安全大模型赛道再度升温


随着大模型能力逐渐深入到安全赛道,全球安全大模型的发布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市场正在快速进入模型赋能安全产品的实用化阶段。随着中国安全厂商纷纷布局DeepSeek赋能的安全大模型,中国占全球发布比例在2025年上半年回升到43.6%。当下,已有63.5%的安全厂商将DeepSeek接入安全大模型底座,其中18.2%的安全厂商已将搭载有DeepSeek的大模型封装为一体机。可以看出,为满足中国市场私有化部署需求,通过DeepSeek赋能的大模型底座打造特定场景下的智能体产品已成为重要趋势。



图1 2023年-2025年H1中国与全球安全大模型发布数量对比图



图2 中国安全厂商DeepSeek接入量及一体机比例图




中国安全大模型运营人效增长300%,威胁检测精度仍需提高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持续激增,传统安全防御已显疲态。而安全大模型能够帮助安全产品减少90%的无效告警,事件自动化处置率从10%提高到90%,极大提升了人效。但由于中国方案受限于大量本地部署,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安全大模型过于依赖高质量标注数据,从而在威胁检测准确率、威胁检测误报率、对抗钓鱼邮件检出率等方面,相较全球知名安全厂商仍存有一定差距。



表3 中国与全球知名厂商发布的安全大模型应用效能画像对比



表4 中国与全球知名厂商发布的安全大模型技术画像对比




中国安全厂商偏重可持续防御能力的效能迭代


随着安全大模型的应用探索,中国与全球知名厂商发布的安全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渗透度存在显著分化。中国在效能优化类场景中表现突出,自动化报告生成41%、安全意识培训23%、规则策略生成23%均高于全球,而全球在情报驱动场景占据优势。整体渗透结果显示,中国在效能提升类场景具有更深度的应用,全球则侧重于事前的风险发现与预判。这种区域差异凸显大模型部署于本地需求的适配性,中国安全厂商偏重可持续防御能力的效能迭代,而全球知名安全厂商强调前瞻性风险控制。



图5 中国与全球知名厂商发布的安全大模型应用场景渗透度对比图




中国安全大模型发展进入安全产品深度赋能阶段,威胁检测、安全运营热度较高


随着中国安全大模型的发展进入安全产品深度赋能阶段,威胁检测、安全运营、安全开发以及漏洞挖掘四个应用场景分别以24.6%、16.8%、11.2%、9%的安全大模型应用覆盖度,成为中国安全厂商布局的主要赛道。此外,72.7%的安全厂商更加注重安全大模型的多场景应用。



图6 中国安全大模型应用场景矩阵图



图7 中国安全大模型场景应用路线分布图



滑动查看报告全文>>>




下载完整报告,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登录赛迪满天星APP。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扫码关注我们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END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点击合集,查看更多文章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安全 检测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