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革命的新范式正深刻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亦在不断突破。在AGI赋能下,机器人能够自主理解任务、规划路径、跨系统协作执行。相比服务或家庭等场景,工业环境具有明确的流程规范、标准化数据接口与可预测的物理约束,降低了AGI落地的複杂度。此外,工业场景已沉淀了海量运行数据,得以实现算法的快速迭代与安全验证,令AGI的「泛化智能」特性得以加快落地。
複合结构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功能的优化。在AGI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率先成为AGI时代工业自动化规模化应用的高阶智能形态。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协作臂,形成「移动+操作」一体架构,精准满足複杂多变的作业需求,实现场景适应能力的全面升级,进入面向多场景、多工位的动态作业时代。
• 场景适配性:工业场景对机器人形态的包容性更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无需追求类人形态,可专注功能实现。除基本的移动和物料搬运能力外,该等机器人还可自主完成抓取、装配、检测等多种複杂工序并高效适应複杂的工业场景。
• 技术成熟度:基于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的成熟技术,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定位、导航、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已得到验证。此外,依托协作机器人操作技术的成熟,该等机器人可实现高精度的操作和灵活的任务执行,完成工业生产场景中各种複杂的装配、检测等任务,满足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
• 成本效益:工业客户更关注投资回报率(「ROI」),与追求类人形态的人形机器人相比,基于轮式移动平台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具有更好的成本优势。人形机器人研发难度大、技术複杂,导致其研发、製造和维护开支居高不下,且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效率提升有限。而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供应链已相对成熟,能够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快速实现商业闭环。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一种,主要由移动平台、操作机(以协作臂为主)、视觉模组、末端执行器等组成。该等机器人不仅具备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还融合了协作机器人的高精度操作能力,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场景,如柔性生产线、高危环境作业等,其「手脚并用」的特性使其能够完成複杂的多维任务。
借助多模态感知融合、端到端导航、大模型等技术,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更高效的环境交互能力、更平衡的运动能力,能够实现对动态複杂环境的感知与理解,并进行自主决策以提升在工业场景的泛化应用。
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
伴随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工业场景应用的不断拓展,按销售单位计,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0.7千台增长至2024年 的3.8千台,2020年 至2024年 的CAGR为51.8%。预计直至2029年,销售有望达至41.0千台,2024年至2029年的CAGR为61.2%。按销量计,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人民币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4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CAGR为39.5%。
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的成熟与群体智能及协同调度技术的突破,加速实现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落地。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发展,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152亿元,预计2024年至2029年的CAGR为61.1%。
市场驱动因素
• 核心技术成熟:机器人移动底盘、协作臂、导航系统以及一体化控制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进步为该等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精准地分析複杂环境并高效响应多样化的任务需求。
• 製造业柔性化转型刚需:「移动」和「操作」的双重能力,使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灵活适应工厂动态佈局和工艺变化,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切换生产的需求,该等机器人的价值创造越发突显,进一步推动其规模化普及。
市场趋势
• AGI深度赋能,泛化能力持续提升:AI算法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融合,使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能更好地适应非结构化的工业环境。得益于不同场景下真实数据的积累以及仿真技术对真实世界任务的高效迁移,VLA技术逐渐成熟并落地应用,打破了传统机器人任务和场景的局限性,赋予了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强大的跨任务、跨场景泛化能力。机器人不仅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和图像信息并直接生成机器人的动作指令,还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任务或场景中,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通用性和应用价值。
• 开发效率显著提升,加速渗透更广泛的工业场景:基于AGI及多类型数据的积累,构建了丰富的知识库和算法模型。机器人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预训练模型,快速进行二次开发和定製化调整,大大缩短了机器人的开发週期。同时,通过云端训练和本地部署相结合的方式,机器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工厂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工业应用「千厂千面」的精准匹配。
• 行业级解决方案大规模应用,驱动产业升级:头部厂商凭藉在场景和软硬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沉淀出行业级一体解决方案,赋能从原材料搬运、零部件加工、产品组装到成品仓储的整个完整的生产系统。通过规模化部署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并实现它们之间的协同作业和信息共享,工厂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