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号迫在眉睫,还有最后40天的时间,最新的电动车新国标就会正式落地施行,关于限速25km/h“管不住”这事,央视也再度出手!
犹记得6个月前,央视痛批了解码乱象,甚至抛出问题“如何让电动自行车慢下来”?但半年过去了,限速25km/h依然还是”摆设“,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而就在10天前,央视再度聚焦电动车改装解码乱象,曝光了一系列问题,一起来看。电自非法改装一条龙
近期,央视的一则报道指出,在广西南宁“电动自行车一条街”直接成了“非法改装一条街”!电自限速25km/h,直接改装到80km/h,速度、续航全部失控!电自限速25km/h,这一规定虽然出台已有五年,但其执行效果几乎为零。央视视频中,可以看到,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门店工作人员说:“你想速度多少都行,速度80公里,改一个控制器,速度100公里就改电机、改刹车,马上就能改。”那么,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5年的时间,5个365天过去了,执行的效果为什么如此之差,为什么限速25km/h就成了”摆设“?是标准不合理?还是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骑车的定造车标准
骑车人只想跑快点、跑远点
报道指出:为提高续航或车速,很多车主违规更换大容量电池或改动电路,导致电池与车辆原有系统不匹配。此处,必须划重点,骑车人只是“为了提高续航或车速”!写到这,笔者想起了那个叫李稻葵的清华大学教授,因为他敢说实话,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限速25km/h的规定是“不骑车的定出来的造车标准”。李教授表示:限速25km/h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还跑不过自行车。他一语道出了央视寻求的真相:限速25km/h,这一标准与用户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于是解限速,才层出不穷。
不是群众不配合,而是不能让平时不骑车的人来“闭门造车”,标准应该符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闭门造车的结果,就是实际造出来的车,续航、车速,都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当然最“离谱的”是,制定这一标准的人中,估计找不出一个真正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基层打工人!
别再折腾骑车人
推进解禁摩 才是解决之道
央视两度出手,曝光解码解限速乱象,也确实是从安全角度出发,提升多方对电动车安全隐患的重视。但此举,也等于变相承认:限速25km/h的电动车是真的不受老百姓欢迎,各种整治,最终整治了个“寂寞”。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标准,2019版、2024版本,白纸黑字写着"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km/h"。2024版也更为严格,超速直接断电,估计到时候骑车人会纷纷抱怨。
限速25码,已成定局,无力回天!很多群众和用户发出了“终极一问”:限速25码,到底在折腾谁?连共享单车都能飙到30km/h的时代,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标准修改为30-35km/h,是不是更为合理?
有网民表示,既然电自限速25km/h,那应该放开摩托车,直接“解禁摩”。这样群众出行的选择更自由,而且摩托车需要驾照,上保险,管理起来更方便,听着也很有道理。但目前,全国超过200个城市实施的“禁限摩”政策,需要加速推进解禁摩和取消13年强制报废。总结
写在最后:群众的呼声不无道理,所以,别折腾电动车了,解禁摩才是正道。电自限速25km/h,同时加速解禁摩,老人带娃出行就选电自,上下班通勤远的可以选电轻摩,外卖、快递行业可以选电摩、油摩。偏远山区,地势复杂,25码的电自真的爬不动陡坡,也不能适应山路。放开动力强、续航远、能载人的电摩、油摩,是真正的因地制宜,也是人心所向。你觉得电自限速25km/h合理吗?摩托车会放开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