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球低空经济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用五年时间将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不足千亿元推升至 2023 年的 5059.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3.8%。政策东风下,这片万亿级市场正从政策红利期迈向技术深耕与场景爆发的关键阶段。
一、政策破局:从 “限制飞行” 到 “有序开放”
1. 顶层设计重塑空域规则
2024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首次将无人机纳入法治化管理框架。这一被业内称为 “低空宪法” 的文件,明确划分管制空域与适飞空域,将 70% 以上的低空空域开放给通用航空。以深圳为例,其划定的 2100 平方公里适飞空域中,企业可通过 “优翼汇” APP 实现 “一键申请、线上审批”,将传统需要 72 小时的飞行审批压缩至 2 小时。
2. 地方试点打造先行样本
济南作为全国低空经济改革先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将低空经济写入施政纲领。其打造的 “鲲鹏智飞系统” 实现了飞行计划协调、空域管理、应急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使无人机医疗样本运输航线日均运行量突破 20 架次,累计运输试剂超 3000 架次。这种 “政策试验田” 模式正被复制到广东、安徽等 15 个省份,形成 “中央统筹 + 地方创新” 的双轮驱动格局。
二、技术攻坚:突破 “飞起来” 的核心瓶颈
1. 飞行器性能迭代升级

亿航智能 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低空交通标准。这款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机型,采用全备份安全设计,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可搭载 2 名乘客以 130km/h 的速度飞行 35 公里。2024 年 11 月,其在泰国曼谷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技术开始主导东南亚市场。而零重力飞机工业研发的 ZG-T6 倾转旋翼飞行器,通过材料优化将自重降低 15%,航程突破 200 公里,为城际物流提供了新可能。
2. 基础设施构建智慧网络
在深圳,美团无人机构建的 “三维物流网络” 已覆盖 53 条航线,累计完成 45 万单配送。其自主研发的 “蜂鸟系统” 可实现千架无人机同时调度,配送误差控制在 0.5 米以内。济南则通过 “数字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将全市划分为 12 个飞行网格,实时监控超 200 架无人机动态,实现 “一图统管”。这种 “天上有云(云端管理)、地上有网(通信基站)、空中有眼(监测设备)” 的立体网络,正在重塑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格局。
三、场景落地:从 “试验田” 到 “聚宝盆”
1. 医疗急救:与死神争夺黄金时间
2025 年 4 月,中船海神公司研制的全球首款 “急救(转运)无人机” 在浙沪完成实战演练。当海上渔民突发心梗时,这架无人机可在 10 分钟内抵达现场,机载急救舱能同步实施除颤、呼吸支持等 12 项生命维持措施,将救治响应时间缩短 60%。济南航空勤务飞行队更构建了 “15 分钟响应、30 分钟就位” 的救援圈,通过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使全市创伤患者死亡率下降 22%。

2. 物流配送:重构城市效率基因
在香港马鞍山,美团无人机穿越维多利亚港,将原本 40 分钟的骑行配送压缩至 8 分钟。这种 “跨海 + 公园” 的复杂场景突破,让香港科学园的白领们首次体验到 “咖啡还冒着热气” 的即时配送。而在阳澄湖大闸蟹产区,顺丰无人机每天往返 20 余次,将刚捕捞的螃蟹 4 分钟内运至中转场,配合冷链航空网络实现 “从湖区到餐桌” 的 24 小时极速保鲜。
3. 城市治理:开启空中监管新时代
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的无人机队,每年完成 3775 公里热力燃气管线巡检,发现隐患数量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 3 倍。在深圳,警用无人机搭载 AI 识别系统,可在 10 秒内完成车牌识别与人员追踪,使重点区域犯罪率下降 40%。这些空中 “眼睛” 正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

四、实战突围:企业的三大生存法则
1. 构建场景闭环能力
零重力飞机工业的突围路径极具代表性:其 RX1E-A 电动固定翼飞机主攻通航培训市场,ZG-ONE 多旋翼飞行器聚焦低空文旅,而倾转旋翼的 ZG-T6 则瞄准未来城际物流。这种 “产品矩阵 + 场景渗透” 策略,使其在 2024 年实现营收增长 210%。济南低空集团更通过 “无人机 + 医疗 + 巡检 + 教育” 的多场景协同,形成可复制的 “济南模式”。
2. 破解适航与成本困局
亿航智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其 EH216-S 通过 “模块化设计 + 冗余系统”,将适航认证周期缩短至 18 个月,成本较传统直升机降低 70%。而顺丰丰翼科技则通过 “电池租赁 + 航线分包” 模式,使单架无人机日均运营成本降至 300 元,较传统物流车降低 55%。
3. 抢占基础设施制高点
美团无人机在深圳部署的 200 余个起降点,已形成覆盖核心城区的 “低空配送网络”。这种 “先建网络后拓场景” 的策略,使其在 2025 年获得香港首批低空经济沙盒资质时,能迅速开通跨海湾航线。济南 “优翼汇” APP 则整合飞行审批、设备租赁、培训服务等 12 项功能,成为企业进入山东市场的 “入口级工具”。

五、未来战场:万亿市场的终极对决
1. 技术革命催生新物种
2025 年,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将在深圳试飞,续航时间突破 5 小时;2026 年,亿航智能 VT-30 复合翼飞行器将投入运营,航程达 300 公里,彻底改写城际物流规则。这些技术突破正在孕育千亿级细分市场。
2. 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生态
当无人机配送遇见新能源汽车,顺丰在深圳试点的 “无人机 + 换电站” 模式,使每单配送碳排放量下降 82%;当载人飞行器遇见智慧城市,亿航智能与合肥合作的 “空中交通指挥中心”,可实时调度 200 架飞行器,缓解地面 30% 的交通拥堵。这种 “航空 + X” 的化学反应,正在创造无限可能。
结语:飞向天空的新动能
站在 2025 年的节点回望,低空经济已从政策文件中的概念演变为改变城市肌理的现实。当顺丰无人机穿越城市天际线,当亿航飞行器载着乘客掠过珠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个产业从 0 到 1 的蜕变。对于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的蓝海,也是实力的试金石。唯有那些真正理解政策逻辑、深耕技术细节、洞察场景需求的先行者,才能在这场天空争夺战中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