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近期,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究院院长林久博士公开披露了公司固态储能电池研发的芯进程。不仅展示了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更以304Ah大容量固态储能电芯的实测数据,为全球储能安全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新能源储能赛道上,从电池核心材料研发到储能电力解决方案输出,这家企业实现了原材料、电芯、储能系统自主运营及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覆盖,成为行业内罕见的全能型选手。截至目前,其储能电池累计交付量突破21GWh,自主投资及在建的储能电站规模超20GWh,庞大的产业布局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这种全产业链优势在固态电池领域尤为凸显,当前赣锋锂业同时推进氧化物与硫化物两条技术路线。其中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5mS/cm,25μm超薄陶瓷片实现稳定量产;硫化物电解质更将这一关键指标提升至12mS/cm以上,硫化锂材料的批量低成本制备技术,打破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成本瓶颈。赣锋锂业展示了304Ah方壳固态储能电芯,在循环测试数据下,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该电芯4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比液态电池高出12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初始1000次循环中展现出的稳定性,直接关联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下降。此外,8mm针刺测试中,电芯虽因内部短路电压骤降,但温度仅升至260℃且未发生热失控 。而传统液态电池在类似测试中往往伴随剧烈燃烧甚至爆炸,而固态电池通过电解质材料的革新,从根本上阻断了热失控链条。值得一提的是,其-30℃低温性能,在锡林郭勒盟实测中仍保持85%以上容量,彻底改写高寒地区储能规则。除了单一电芯的突破外,赣锋锂业还提出的“6-BTR”高安全储能系统策略,将安全防护提升至系统层面。这一多维防护体系从材料到云端构建起六道防线,材料级采用柔性固体电解质隔膜与磷酸铁锂正极,实现本征安全;电池包级通过低热导率隔热材料与主动液冷系统,阻断热蔓延;系统级设计满足7级地震烈度与IP55防护标准,适应极端环境。主动式电气安全机制能在毫秒级实现短路保护,独立式消防安全则整合四级消防联动与双重灭火措施。最关键的是端云协同智能预警系统,通过电压、温度等多维度监测,实现热失控事件的全天候预警,即使在休眠状态也能反向唤醒主板报警。而这套系统也是国内首张 通过GB44240-2024系统级认证储能产品。随着赣锋锂业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固态储能项目陆续落地,中国储能产业正迎来技术分水岭。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固态储能度电成本在过去18个月下降47%,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2%。当下,赣锋锂业用全产业链布局证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固态储能竞赛中已夺得定义标准的话语权。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AI眼镜杀疯了!Meta、小米都在抢,恒玄砸1.5亿,脑机技术也来了你的手机在监听!国安部曝光境外芯片可能暗藏“后门”OpenAI甩出"王炸":一个APP干翻整个办公室,ASIC开始逆袭GPU?半年净利暴涨拟超100%!国产芯片在GPU之外淘金AIRV生态又一里程碑:英伟达官宣CUDA将兼容RISC-V架构!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