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管委宣布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开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试点,将600米以下低空空域管理权下放地方政府。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正式迈入“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新阶段,为万亿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政策基础。

一、政策突破:从“严控”到“放权”的跨越
长期以来,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遵循“军航管片、民航管线”的严格模式,所有民用航线需提前申请报批,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例如,企业试飞eVTOL需向空军空管处、民航局空管办双重报备,跨机场飞行还需指定航线高度,导致空域使用效率不足30%。此次试点直接将600米以下空域授权地方政府,意味着:
1. 管理主体简化:地方政府成为空域审批核心,企业无需多头报批;
2. 报备时间缩短:部分非管制空域或实现“飞行前1小时报备”,类似成都试验区的改革经验;
3. 航线规划灵活:试点文件明确航线和区域规划,支持固定线路运营和景区观光等场景。
这一变革与2023年民航局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形成政策联动。该方法将空域划分为管制与非管制两大类,其中G、W类空域覆盖300米以下低空区域,为无人机和eVTOL提供了更大活动空间。而此次试点进一步将授权高度扩展至600米,覆盖了物流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核心运营范围。
二、技术赋能:eVTOL与低空基建的协同进化
空域开放需以技术突破为支撑。当前,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正经历从研发到量产的关键跨越:
• 适航认证突破:亿航智能EH216-S成为全球首张载人eVTOL生产许可证获得者,峰飞航空吨级eVTOL获颁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达到商业化门槛;
• 成本下降预期:随着规模化生产,eVTOL价格有望从当前的239万元/架(亿航EH216-S)逐步降低。摩根士丹利预测,至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中国潜在市场超2.1万亿美元;
• 基础设施配套:三大运营商加速布局5G-A低空智联网,深圳提出“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支撑框架,解决通信、导航、监控等关键问题。
以深圳为例,其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要求:到2025年,建成覆盖全域的低空飞行服务站,实现飞行计划申报、气象监测、空域冲突预警等功能的数字化集成。这种“软硬结合”的模式,为空域放权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市场响应:从“政策热”到“订单潮”的转化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已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质性商业化:
1. 企业订单激增:2024年进博会期间,御风未来与浦银金租签署100架M1 eVTOL采购意向,总金额超10亿元;沃兰特与南航通航、中国飞龙等签署超150架订单,金额逾35亿元;
2. 资本加速涌入:2024年前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达56起,同比增长9起,其中亿元级融资19起。苏州以超200亿元的产业基金规模领跑全国,北京、广州、武汉均设立100亿元基金;
3. 应用场景拓展:美团在深圳、上海开通28条无人机配送航线,累计完成超25万单;杭州黄湖镇推出“无人机外卖村”,实现“5公里7分钟达”;珠海航展上,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获全球最大订单。
四、挑战与破局: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协同”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1. 空域协同难题:低空经济涉及发改、交通、公安等十余个部门,需建立军地民三方协同机制。例如,温州空管站通过与东海救助局、医院等单位合作,打通海上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2. 标准体系缺失:现行飞行器性能标准、服务监管规则尚未统一。深圳通过地方立法明确空域划设、飞行监管等细则,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3. 公众接受度不足:调查显示,仅32%的受访者了解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且超60%的人对飞行安全存在顾虑。对此,广州通过“低空飞行消费周”活动,让12架eVTOL在解放碑与市民互动,提升认知度。
五、未来展望:从“试点先行”到“全国铺开”
此次6城试点仅为起点。业内预测,第二批试点城市将很快公布,最终形成“重点突破+全域覆盖”的格局。根据《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27年:
• 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
• 城市空中交通完成商业运行验证;
• 核心产业规模达500亿元以上(上海目标)。
而到2030年,我国eVTOL保有量有望突破10万架,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3.5万亿元。届时,“打飞的”通勤、无人机送快递、低空旅游等场景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一个立体化、智能化的经济新形态正在中国大地上加速崛起。
结语
中央空管委的试点,不仅是空域管理的一次技术性调整,更是中国经济向“天空要增长”的战略性选择。在“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下,低空经济正从政策红利期转向规模效应期。这场“向天而行”的变革,或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的产业竞争格局。
本公众号致力于提供准确、全面的资讯、分享航空知识。然而,我们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完全无误,也不对因使用这些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