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作为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新兴增长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本《低空经济产业链周报》由捷一科技团队撰写,数据来源于捷一科技自研三方数据库航空产业网“经度”系统。旨在为航空航天产业链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提供具备产业链深度与商业价值的洞察。

周报聚焦过去一个工作周(2025年7月24日至7月30日)的低空经济新闻动态与项目建设事件,并深入分析总结前一周(2025年7月17日至7月23日)的专利与招投标信息。通过对市场动态、政策法规、产品与技术创新、市场交易与投融资、应用场景及项目建设等核心维度的全面梳理,本报告旨在协助您:
掌握最新市场动态:及时了解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国内外重大事件和趋势。
识别关键参与者与热点趋势:洞察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创新技术和热门应用场景。
辅助商业决策:为您的战略规划、投资布局和业务拓展提供数据支撑与专业建议。
希望获取更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欢迎采购“经度”系统,助您在低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抢占先机。
市场概览:国内项目建设引领,全球同步迈向成熟
报告期内,全球低空经济产业链持续保持活跃,国内市场尤为突出。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生高价值产业链事件逾百起,其中项目建设类事件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反映了各地政府和企业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预示着未来低空飞行活动的物理载体将更加完善。
交易动态和经营与战略事件的活跃,则直接体现了市场主体间的商业合作和战略布局正在加速。技术研发、产品进展和认证与资质事件的持续发生,是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驱动力,尤其是在eVTOL和无人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领域。

想知道您的竞争对手在低空经济领域有哪些最新布局?航空产业网“经度”系统为您提供实时、精准的市场动态,助您洞察先机。
一、政策与监管:标准体系与地方支持加速产业发展
报告期内,国内外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与审议,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坚实保障。
国内方面,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并重。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了《低空经济要素解析与解决方案》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首次系统性聚焦低空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权威参考。中国民航局印发的《空中游览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中国AOPA审议通过了五项低空空管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低空空域管理的技术规范体系。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日益具体化。河南省明确提出发展低空旅游等新兴消费,并通过专项债券支持文旅设备更新。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打造20个“天府名品”,重点推进eVTOL适航认证,并建立创新产品研发“绿色通道”。这些地方政策的落地,将直接促进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进程,并加速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适航取证。
国际方面,监管机构积极适应新兴技术发展。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了针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型号认证的最新咨询通告,明确了适航性要求及飞行手册编写标准。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对美欧航空贸易协定的达成表示欢迎,该协议将为民用航空产品提供优惠免税待遇,有助于支持全球民用航空供应链,提升行业竞争力。

如何精准解读这些政策对您业务的影响?捷一科技的定制咨询服务,为您提供政策深度解读与合规建议,确保您的战略布局与国家及地方政策同频共振。
二、产品与技术创新:氢能、复合材料与数字智能技术取得突破
报告期内,低空经济产业链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新型飞行器、核心零部件和数字化平台方面亮点频现。
在整机产品方面,通航国际集团自主研发的四座通用飞机小鹰-700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在通用飞机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关键突破。更具前瞻性的是,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RX4HE型4A003号机成功试飞,预示着我国氢能航空技术研究迈入新阶段,为低空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在核心零部件与材料领域,恒神股份作为上海时的科技E20 eVTOL的复合材料核心供应商,其航空级复合材料及零部件制造技术显著提升了飞行器的轻量化性能。国际方面,Hartzell Propeller公司为先进空中机动(AAM)飞机设计的复合材料螺旋桨获得了FAA第35部分型号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电力推进系统专用螺旋桨。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融合应用成为另一大亮点。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发布了低空数字孪生平台(LAC DT),为低空通航、飞行监管等场景提供高精度空间智能支撑。普宙科技展示了其S200系列无人机及低空治理成果,其21T机载算力支持实时目标识别与复杂场景处理,并开发了低空AI中台,构建了55种算法,实现了多部门业务闭环,推动低空经济智能化发展。
专利技术方面,报告期内公布的19项专利涵盖了固定翼大型无人机、折叠螺旋桨加工设备、复合式通用航空器抗坠毁缓冲吸能结构、无人机自主归航与避障方法、无人机物流配送智能任务规划方法等。这些专利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无人机设计、制造、控制、应用等方面的全面技术积累,也预示着未来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
您是否想深入了解这些创新技术背后的专利布局与竞争格局?捷一科技“航空产业网经度系统”汇聚海量专利数据,助您精准定位技术前沿与投资热点。
三、市场交易与投融资:eVTOL订单创新高,无人机服务采购多元化
报告期内的市场交易动态呈现出eVTOL整机采购的爆发式增长和无人机服务采购的持续活跃,同时伴随着地方政府在投融资领域的积极布局。
在eVTOL整机交易方面,沃飞长空与深度空域、浙江云翊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及飞机采购协议,旨在布局低空航线网络,推动eVTOL规模化应用。更引人注目的是,阿联酋Autocraft公司与上海时的科技签署了高达10亿美元的E20 eVTOL采购协议,订单包含350架飞机,创下了中国低空经济领域最大单笔订单纪录。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不仅彰显了国产eVTOL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凸显了上游供应链的重要性。
在无人机服务采购方面,报告期内国内招投标市场活跃,涉及35起事件,主要集中在无人机操控培训、巡检服务、航测服务以及警用装备采购等。采购方涵盖中国铁塔、公安局、气象部门、电力公司、邮政集团、高校等多元主体,显示出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在投融资方面,荆门市低空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表明地方政府正在通过设立国有资本平台,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直接投资和引导,以推动区域低空经济的发展。

想要追踪低空经济领域的重大订单、交付与融资动态?我们的订单与交付数据库和融资库为您实时呈现最全面的商业脉络,助您精准把握投资机遇,成就行业领航者。
四、应用场景:应急救援核心地位稳固,物流文旅商业化提速
报告期内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领域依然是无人机和直升机发挥核心作用的“主战场”,而低空物流和文旅应用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领域,无人机在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地质灾害中发挥关键作用,纵横股份、紫燕隼10、航景创新等企业的无人机在通信保障、物资投送、汛情监测等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应急救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货运与物流领域,丰翼无人机丰舟90完成南京-溧阳城际低空运输航线首飞,搭载录取通知书全程近百公里,较传统陆运节省50%以上时间。这标志着无人机在跨市域物流运输领域的模式与协同突破,为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和产教融合提供了创新示范。
在低空文旅方面,沃飞长空与祥源通航签署eVTOL低空文旅合作协议,将共建绿色航空飞行营地、试点景区应用,并开发低空文旅新业态。亿航智能携手合翼航空亮相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合翼航空计划在合肥开展低空游览服务。这些合作预示着低空旅游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eVTOL等新型飞行器,为游客提供全新的空中体验。
您的企业如何在这些新兴应用场景中抢占先机?捷一科技的专业咨询团队,为您提供市场分析与商业模式创新建议,助力您拓展低空经济新版图。
五、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全国低空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报告期内项目建设类事件多达57项,是国内低空经济的活跃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无人机制造、培训基地、研发中心等方面,这表明各地正积极构建低空经济的硬件支撑。
通用机场及配套建设方面,长丰县计划新建A1级通用机场,南昌扬子洲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基地项目等也进入审批或施工许可阶段,这些项目的推进为低空飞行器的起降、维护和运营提供必要的物理空间。
无人机及零部件制造方面,山西安脉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制造项目、天津耀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及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纷纷立项或进入施工阶段,显示出产业链上游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和产能提升正在加速。
低空经济服务平台方面,晋城市低空经济应用项目、定南县低空经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等,预示着各地正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创新生态,以支撑低空空域管理、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
培训与实训基地方面,四川联裕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无人机培训基地项目、指北针无人机实训基地项目等,反映出低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您是否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的选址和规划上遇到挑战?捷一科技凭借对产业链的深度理解,为您提供项目建设的专业咨询服务,助您优化投资决策。
六、趋势与建议
未来趋势研判:
政策与标准体系将持续完善并趋于国际化:监管机构将不断完善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和运营规范。国内企业需密切关注国际适航标准,为产品出海做好准备,并积极参与国内标准的制定。
基础设施建设将从“量”向“质”转变:未来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网络化和集约化,例如智慧起降点、低空智联网、数字孪生空域等,这将为相关技术服务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应用场景将加速多元化和常态化:除了应急救援和物流,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将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将更加紧密:核心零部件、新材料、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将成为竞争焦点。
投融资将更加聚焦于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资本将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具备明确商业落地路径、已获得适航认证或有稳定订单的企业。
战略建议:
深耕核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尤其在eVTOL、氢能动力、复合材料、AI飞控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壁垒,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商业模式,拓展应用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关注并进入国际市场: 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中国低空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并应对潜在的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风险。
重视人才培养与储备: 随着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应提前布局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确保产业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政策、技术、市场和资本的协同发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航空时代即将到来。若您需要更深入的行业数据分析、市场机会识别或个性化战略规划,欢迎联系试用航空产业网“经度”系统,或联系我们的专家团队,获取定制化咨询服务。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 推荐阅读 ——
解决方案 | 汽车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

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如何精准把握航空航天万亿级市场机遇
解决方案 | 航空企业如何为“十五五”规划看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