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论坛以 “智领工业,人机共创未来” 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通过主题演讲、年度颁奖典礼等环节,聚焦工业智造、具身机器人、数字化工厂等行业热点,深入讲解并探讨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实际应用,把脉行业趋势,搭建政产学研互动交流共享平台,打造全行业合作交流盛宴。



参会现场人流涌动,精彩纷呈。跟随OFweek人工智能网一起深入探讨AI如何赋能工业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剖析人机协作的新范式的演进路径,挖掘技术更迭背后的核心革新动力,紧握行业新脉搏!以下为全天会议报告梳理:
01
主题演讲:AI驱动,人机协同
大会现场,中山大学教授谢晓华,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华南大区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武润鹏、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战区总经理陈舜涛、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白红星、ADI亚太区电源市场经理黄庆义、非夕科技高级业务经理陈伟华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中山大学教授
谢晓华
中山大学教授谢晓华演讲题目为“突破纯图像分析:从应用定义新的智能视觉问题”。
本次会议上,谢晓华教授的演讲聚焦智能视觉领域突破,跳出传统纯图像分析框架,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定义新的智能视觉问题。他指出,传统智能视觉存在依赖纯图像特征、深度学习范式固化、软硬件协同不足及模型安全风险等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谢晓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首先在硬件结合层面,可针对人脸识别、工业检测提出软硬件协同的主动视觉策略;在时空多元信息融合中,行人轨迹的分析可融入场景信息提升效率;针对目前成像与计算的一体化趋势,如何进一步提升跨摄像头边缘计算的协同能力,从而实现“人货场”精密感知。这些系统性的技术突破路径,不仅为业内同行提供软硬件协同、多模态融合、新型硬件应用等实操思路,还在技术落地、跨域创新等方面提供着重要参考与启发。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华南大区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
武润鹏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华南大区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武润鹏,以 “全栈AI云驱动具身智能” 为题,分享了云计算和AI在具身智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他指出,2024-2025 年具身智能领域投融资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该领域也面临研发时间、成本与产品力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而加快研发速度正是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
基于此背景,阿里云提供以全栈 AI云为核心的成熟云上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服务、境外源站加速等技术,解决多模态数据采集难题;在训练层,依托异构算力管控与分布式训练平台,应对算力需求激增;在仿真层,实现云上云下资源统一调度,支持 Isaac Sim 等工具一键部署;在推理层,以云边协同实现毫秒级响应,满足实时控制需求。
武润鹏此次演讲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落地框架:从数据闭环构建到异构算力调度,从仿真环境优化到云边协同推理,形成覆盖研发全流程的支撑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帮助企业在 “不可能三角” 中找到平衡点,更可加速模型迭代与场景落地。

非夕科技高级业务经理
陈伟华
非夕科技高级业务经理陈伟华演讲题目为“智造新引擎:自适应机器人如何重塑制造生产力”。
当前制造业正面临自动化升级的关键瓶颈:传统机器人受限于固定轨迹、预设任务及对结构化环境的强依赖,仅能覆盖不到 5% 的职业自动化需求,大量如精密部件插拔、复杂曲面打磨、食品加工等柔性任务仍依赖人工,导致生产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障碍。
针对这一痛点,非夕科技高级业务经理陈伟华在演讲中重点讲解了其核心产品——拂晓 RIZON 系列与玄晖 MOONLIGHT。这些产品以仿人化技术为核心,集成工业级力控、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具备几大核心优势:能容忍位置误差完成 “丝级” 装配,整机力控性能能够抵抗外部环境的扰动,保持平均高达99%的良率,支持智能快速迁移以适应柔性产线换型。
未来,随着自适应机器人与穹彻具身大脑系统、AnySkill 原子技能库的深度融合,其应用将从工业场景向医疗、农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延伸,推动制造业从 “刚性自动化” 转向 “柔性自适应” 模式。通过简化部署流程、降低改造成本、提升跨场景适配能力,非夕科技的技术有望加速全行业生产力重塑,让机器人真正成为打通 “人机协作” 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引擎。

凯乐士科技执行董事
白红星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白红星演讲题目为“极窄巷道叉式 AMR —— 物流具身智能机器人”。
当前,物流仓储正从传统无人叉车的局限(空间利用率低、托盘偏移难应对、环境适应性差等)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驱动的高效智能化仓储新范式变革。凯乐士副总裁白红星阐述了凯乐士极窄巷道叉式 AMR(VFR 系列)物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实践,包括楼层仓窄巷道存取、托盘自动搬运、输送机 / 穿梭板轨道上下架、月台出入库等,以 “感知 - 决策 - 执行” 闭环核心,实现存储密度较传统无人叉车提升30%、存取托盘耗时从 8 秒降至 1.5 秒,并融合多类传感器和智能感知系统,将定位精度提升至 ±5 mm。
依托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研发积累,凯乐士 VFR 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 “窄、快、智、精、安” 为核心,从极窄巷道设计、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智能纠偏执行、大小车组合方案、全局调度柔性等维度,助力仓储企业实现高密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未来,相信凯乐士将持续迭代 VFR 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拓展更多复杂仓储场景的应用,推动物流具身智能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上的深度进化。

ADI 亚太区电源市场经理
黄庆义
ADI 亚太区电源市场经理黄庆义演讲题目为“高性能的机器人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电源管理系统正成为制约其性能突破的核心瓶颈。这类机器人对电源系统有着严苛要求,既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功率密度输出,又要兼顾能效以延长续航、降低电磁干扰以保障精密部件稳定运行、适应宽电压波动并具备长期可靠性。
基于市场痛点,ADI 亚太区电源市场经理黄庆义在本次演讲中分享了ADI目前的五大创新技术,包括通过 uModule 技术集成元件缩减体积、借助 GaN 技术提升功率密度、利用 Silent Switcher 技术降低电磁干扰、依靠超低噪声 LDO 稳定敏感部件运行、以及通过高压控制器应对宽电压波动;
此外,他以 LTM4660 总线转换器、LTM4702 超低噪声调节器、LT8418 GaN 驱动器、MAX42500 电源监控器等关键产品为实例,详解这些技术落地载体如何覆盖电源管理全链路需求,精准适配机器人的复杂工况。
黄庆义强调,ADI 的方案不仅解决了 “空间、能效、干扰” 的三角难题,更通过配套设计工具加速方案落地,帮助厂商缩短研发周期。在人形机器人角逐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这类创新电源技术正成为 “解锁” 更长续航、更精密操作、更紧凑设计的关键,为行业商业化进程注入核心动力。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战区总经理
陈舜涛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战区总经理陈舜涛在本次论坛上以 “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为主题,分享了埃斯顿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布局与行业实践。
在自动化层面,埃斯顿依托自主核心部件,以运动控制 + 机器人整体方案,直击制造业劳动力短缺困境,目前产品已覆盖控制层、驱动层、执行 / 传感层,在汽车、光伏、锂电等行业落地冲压、焊接等工艺,不断刷新生产效能。
数字化领域,埃斯顿数字化以 E-Noesis 平台为核心,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透明化,支持远程维护、提前预警等,配套仿真工具、云平台及运维精灵,覆盖产线全流程。目前已应用于光伏、锂电等行业,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助力产业升级。
智能化方面,埃斯顿也正深度融合 AI 与具身智能技术。例如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其搭载独家图形化编程和实时 3D 仿真引擎,结合拖动示教算法、碰撞检测算法,进一步提升了人机协作的柔性与安全性。同时,凭借全场景工艺积淀形成的专家库,融合机器自学习功能,推动专家级工艺自主迭代,持续增强机器人在复杂工况下的核心竞争力。
02
“维科杯”·OFweek2025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主题演讲的精彩呈现后,“维科杯 · 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接踵而至。
本次评选活动启动后,便获得了人工智能行业各知名企业的踊跃报名参评。经主办方筛选后,对近 200 份符合参评条件的参评项目申请进行线上投票,并综合了来自各大科研机构、协会、学会、孵化平台以及著名投资人组成等多位评审团专家评分,最终最终41家企业/产品脱颖而出,斩获殊荣。
以下为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优秀创新力产品奖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意法半导体
此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安森美
研华科技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闪迪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颖脉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未来动力有限公司
地瓜机器人

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技术突破奖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得一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康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优秀AI赋能案例奖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合肥忆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想诺谛(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诺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新锐企业奖
东声(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江苏汇智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驭势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城知产业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钛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领航企业奖
超威半导体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青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
再次祝贺以上获得本次维科杯·OFweek 2025人工智能行业奖项的企业。本次颁奖不仅仅是对各大优秀的产品、企业的肯定,同时也期望及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技术创新,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及技术支持,给用户提供更大便利,共享行业硕果!
OFweek人工智能网将继续与行业伙伴并肩前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敬请关注OFweek人工智能公众号后续的会议精彩内容和专题报道,以获取更多行业动态。
【商务合作】
Alice:13122434666(同微)
Email:liushuimiao@ofweek.com
【会务咨询】
郑小姐:15626471856
Email:zhengxiaoqing@of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