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最新研报:中国机器人市场四年翻倍,人形量产已启动

AIRS产业研究 2025-08-01 19:37
资讯配图

【机器人演进趋势:从“固定任务”到“通用智能”的四个阶段】

2025年6月,摩根史丹利发布《Robotics Unleashed, A New Era》,针对中国机器人行业开展深度专题研究,列举并分析国内整机与零部件领域共计65家代表性企业(其中深圳企业19家),核心观点涵盖以下方面:

  •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在人工智能赋能下,机器人正通过自主性和协作能力的提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 看好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品类;

  • 四年内实现市场规模翻番: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实现翻倍增长,其中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是主要驱动力;

  • 零部件国产化加速:供应链本土化进程加速,传感器、电机和减速器增长潜力较高。


市场整体趋势

资讯配图


  • 市场稳定增长 未来四年规模预计翻倍

据统计,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0%。中国机器人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 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升级,并提供大量政策和资金支持;

  2.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场景;

  3. 需求增长: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产业升级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实现降本增效。

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实现翻倍增长到2028年达到1080亿美元。

资讯配图



  • 机器人向多元应用场景加速渗透

报告指出,随着成本降低与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各类机器人将渗透至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潜力释放,是中国机器人市场扩张的核心动力。

其中,工业机器人将更注重优化稳定性和执行能力,在结构化场景的重复工作中实现应用拓展;而服务/移动机器人及无人机则专注于机动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上的提升,正在更多人机交互和复杂环境/地形的场景寻求应用机会。

资讯配图


人形机器人

资讯配图


  • 长期看好人形机器人 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约90%

无人机、服务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是当前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主力”,分别占总体市场规模的35%、25%和20%,人形机器人增长潜力最高,预计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8%。

资讯配图



  • 中国将于2025年开启人形量产进程

报告认为,2025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销量将达到7000台,至2030/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1.4万/210.9万台。

资讯配图



产业链情况

资讯配图


  • 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持续提升

报告认为,中国本体企业的崛起,为上游供应链企业带来了机会,加速机器人产业整体的本地化进程。

据统计,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地化率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电池>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电机>力/力矩传感器>驱动/控制器>谐波减速器>行星/RV减速器。

资讯配图



  • 各类传感器成本占比将会上升

随着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各类传感器在机器人成本中的占比将会提升,视觉/激光雷达/力觉传感器占比将达到8.6%/6.2%/5.6%。

资讯配图



代表企业

资讯配图

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庞大规模,催生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


  • 整机领域

在整机领域,大疆创新凭借消费级与工业级无人机全球领先优势持续领跑,越疆机器人以高精度协作机械臂打开智能制造新场景,普渡科技、擎朗智能的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酒店等场景实现高频使用,优必选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与工业场景加速落地,埃斯顿、埃夫特则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实现核心部件自研突破。

资讯配图


  • 零部件领域

零部件阵营中,汇川、雷赛的伺服驱动,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奥比中光的视觉传感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的减速器,蓝点、坤维的力传感器等零部件企业,正助力机器人的中国市场市占率快速提升。

资讯配图


英文全文领取方式👇


资讯配图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大摩”


添加作者微信加入读者群 👇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实习研究员 Hozier

微信:Hoziercheung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15.8万起!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新品震撼上市,以极致性价比领跑行业
一个乒乓球台,两只机械臂:DeepMind 用 “对抗学习” 让机器人离自主更近一步
EA200 轮式人形机器人:四大优势打通具身智能开发全流程,让科研创新更高效
【会员风采】满载实力 大展宏图!我会会员单位海康机器人165kg/210kg大负载机器人登场
腾讯和京东,疯抢机器人公司
海康机器人上半年营收31.38亿元
集成者的胜利:智能机器人商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新范式 | 数据猿专访
大摩最新研报:中国机器人市场四年翻倍,人形量产已启动
城市应急机器人需求征集函
量产元年的人形机器人,要破局C端?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