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上,一段与重卡连环撞击的测试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理想i8与一台约8吨重的乘龙卡车正面对撞(双车均50km/h)后,卡车驾驶室与后货箱明显分离,车轮弹起;随后另一辆卡车侧面碰撞同一台i8。
测试结果显示,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气囊全部打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然而,测试中乘龙卡车的“断头”画面引发网友对其产品质量的质疑,事件持续发酵至8月3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及乘龙卡车三方先后回应。

测试目的与细节:基于真实场景的模拟
据理想汽车7月31日回应,此次碰撞测试旨在验证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模拟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全权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汽研执行。测试所用乘龙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的二手卡车,由中国汽研提供场地、设备及车辆,理想汽车未指定品牌。理想i8开发阶段按C-NCAP 24版五星标准及C-IASI 23版G+G+G+A标准设计,涵盖钻卡、卡车夹击等100项极限工况测试,此前全系车型均获中保研最高评价。
相关阅读:《
理想i8卡车对撞测试引争议:东风柳汽指控侵权,理想回应"欢迎复测"》
这场争议不仅引发了网友对汽车安全性能的热烈讨论,也对理想汽车的股价产生了影响。自事件发酵以来,理想汽车在美股和港股市场的股价均出现了大幅下跌。截至 8 月 1 日,理想汽车美股股价累计跌幅达 13.53%,港股市值一日内跌去近 330 亿港元,港股股价距今年高点 138.3 港元已下跌超 27%。

乘龙卡车连续四天回应
从 7 月 31 日至 8 月 3 日,乘龙卡车针对此次碰撞测试事件连续四天作出回应。
7月31日,乘龙卡车(东风柳汽旗下品牌)首次回应,指责理想汽车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认为其行为已构成严重侵权,超出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乘龙卡车强调自身安全体系遵循 “真实场景防护” 原则,并坚决反对通过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等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
8月1日,乘龙卡车发布《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表示经技术核查及专业评估,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并倡导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同时,呼吁严守交通法规、坚持定期维保、提升主动预防意识,以构筑安全壁垒,让卡友们放心购车、安心用车。
8月2日,乘龙卡车再发海报“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暗指理想汽车测试的“理想化”与现实脱节。
8月3日,乘龙卡车连续第四天回应,发布海报“龙的脊梁,无惧挑战”,并公开其卡车安全标准:驾驶室白车身关键部位采用30%先进高强度钢,通过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29项商用车安全法规认证,满足世界级安全性能要求。

理想与中国汽研澄清:测试非标准车对车,不评价其他品牌
8月3日晚,理想汽车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在声明中,理想汽车解释称,本次测试仅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 i8 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的评价,测试结果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其质量的论断。
理想汽车还特别指出,测试所用的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并无意对其质量进行引导性评价。对于乘龙卡车意外卷入舆情争议,理想汽车表示 “实属无心之举”。
同时,理想汽车强调了测试执行方中国汽研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称其为 “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是中国汽车行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平台”,并坚信碰撞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具有科学权威性。理想汽车希望通过此次声明还原事实,消除误解,为行业健康交流提供真实依据。
同日,中国汽研发布声明,明确表示,该测试项目仅针对理想 i8 车辆安全性进行验证,并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中国汽研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并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选择标准仅为卡车整备质量。
中国汽研还倡议行业、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和网络环境,并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追诉权。

争议背后,测试标准缺失与市场反应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理想汽车展示的碰撞视频因缺乏国家标准,实际参考意义有限。资本市场方面,理想i8上市后股价承压:7月29日美股收跌6.20%,7月30日港股市值单日跌去近330亿港元,截至8月1日,港股股价较年内高点下跌超27%。
此次争议暴露了车企自主测试与行业标准衔接的空白。理想汽车通过极端工况展示产品安全性,乘龙卡车强调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体系,中国汽研呼吁以科学标准评价,三方回应折射出行业对测试规范性的迫切需求。随着理想i8将于8月20日开启交付,其市场表现与安全性能的实际验证,或将成为这场争议的最终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