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基础 - 机器人控制器

Xbot具身知识库 2025-08-06 17:29

机器人控制器分类总览


控制类型
控制维度
适用层级
常见用途
位置控制(Position)
关节位置
基础/低级
简单轨迹跟踪、标定
速度控制(Velocity)
关节速度
中级
平滑移动、规划执行
力矩控制(Torque)
关节力矩
高级
精细动态操作
阻抗控制(Impedance)
末端受力 + 期望位置
高级
遇到接触或柔性操作任务
力/力矩控制(Wrench)
末端力 / 力矩
高级
推动、敲击、插入类任务
伺服控制(Servo)
综合控制
低~高级
实时控制系统(综合前几者)


1. 位置控制(Position Control)

原理:

最基础的方式 —— 控制器不断将当前关节位置向目标位置调整,类似于 PID 控制器中的 P 控制项。

Python

tau = kp * (q_desired - q_current)


特点:

  • 易实现,稳定性好

  • 不依赖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 精度取决于位置控制回路的频率和增益设置

局限:

  • 无视真实外力和接触力

  • 对于刚性接触场景(例如抓取、插入)容易震荡甚至损坏物体

应用:

  • 初始标定

  • 简单轨迹跟随

  • 无需接触感知的任务


2. 速度控制(Velocity Control)

原理:

让关节以指定的速度变化,属于一种低惯性的动态控制。

Python

q_dot_command = q_dot_desired


特点:

  • 平滑动作,不易抖动

  • 适合软路径规划的执行

  • 可以组合 PID 的速度环调节精度

局限:

  • 若轨迹非平滑,容易导致末端运动不连续

  • 无触觉反馈,仍不适合复杂接触

应用:

  • 避障中的路径跟随

  • 路径平滑插值执行(如 DMP)


3. 力矩控制(Torque Control)

原理:

控制器直接输出关节力矩,完全由策略或上层控制器决定力矩值。

Python

tau = tau_desired


特点:

  • 最大自由度,控制灵活

  • 可表达所有动态行为(震动、弹跳等)

局限:

  • 非常容易不稳定(小错误就会放大)

  • 对硬件要求高:高频采样、高稳定性

应用:

  • 仿真训练强化学习策略

  • 复杂真实操作(如精细打击、快速反应)


4. 阻抗控制(Impedance Control)

原理:

模拟一个弹簧+阻尼系统,使机器人末端“弹性”地向目标靠近,可以自然吸收外力并响应。

Plain Text

F = k_p * (x_desired - x) + k_d * (v_desired - v)

tau = J.T @ F


其中:

  • x 是末端实际位置,x_desired 是目标位置

  • F 是等效控制力

  • J 是雅可比矩阵

特点:

  • 支持软接触,控制自然

  • 可以灵活设定“刚性”或“柔软性”

  • 广泛应用于人机协作、擦拭、抓取等

局限:

  • 实现复杂(涉及雅可比、力矩转换)

  • 如果参数不调好(刚度、阻尼),可能会不稳定或表现迟钝

应用:

  • 人机协作(人推动机器人)

  • 遇到外力变化的任务

  • 拖动示教 / 轨迹模仿学习


5. 力/力矩控制(Wrench Controller)

原理:

策略或控制器直接控制末端坐标系下的期望力(Fx, Fy, Fz)和力矩(Tx, Ty, Tz),通过雅可比矩阵转为关节力矩。

Python

tau = J.T @ wrench_desired


特点:

  • 精确控制与环境交互的力

  • 适合需要“推动”或“维持接触力”的任务

  • 可以直接做力反馈或力控制回路

局限:

  • 对机器人建模要求高

  • 对误差敏感(姿态误差会导致力误差)

  • 容易不稳定(需要高频+力传感器)

应用:

  • 插孔(插头插座)、摩擦滑动

  • 推动门、拖动物体

  • 与刚性障碍物精确交互


6. 伺服控制(Operational Space / Cartesian Servo

原理:

目标是在笛卡尔空间中实现期望轨迹/速度/加速度,然后通过动力学模型将其映射为关节空间力矩。

如 Operational Space Control(OSC)就属于伺服控制的代表。

Python

tau = M(q) * x_ddot_desired + C(q, q_dot) * q_dot + G(q)


特点:

  • 直接控制末端路径

  • 高动态性能,适合复杂轨迹

  • 支持多任务协同(例如同时控制姿态 + 力)

局限:

  • 动力学建模复杂

  • 雅可比、惯量矩阵都必须在线计算

  • 适合高性能机器人,不适合资源有限平台

应用:

  • 快速抓取、空中翻转

  • 同时控制多个目标点(多任务)


总结比较(建议收藏)

控制方式
优点
缺点
推荐任务
位置控制
简单稳定,易实现
无接触感知
轨迹标定
速度控制
平滑控制,实时性好
无接触处理能力
路径跟随
力矩控制
最大灵活性,适合 RL
不稳定,需要建模
高级仿真 / 实机训练
阻抗控制
模拟弹簧-阻尼,抗接触力好
参数难调,建模复杂
协作、柔性任务
力/力矩控制
直接控制作用力,精确
不稳定,依赖传感器
推动/擦拭/插入类任务
伺服控制
动态性能强,笛卡尔空间直接控制
数学复杂,依赖动力学模型
高级协调任务(操作+轨迹)


总结学习建议

  • 初学阶段:建议从位置/速度控制入手,便于理解反馈闭环;

  • 应用阶段:逐步引入阻抗控制,理解其自然交互能力;

  • 研究或挑战阶段:学习力/力矩控制和 Operational Space Control,实现高级动态任务。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对话投资人王晟:朱啸虎退早了,宇树和智元上市后,可能会把机器人市场的热情再往上拉
上海电气用工业基因打造的人形机器人 「溯元」登场| CyberRobo
这家机器人公司为何成为全球AI巨头的硬件"标配"?
起猛了!机器人,“村”里造!
最高给5000万!上海发具身智能重磅政策,卖/租机器人都有奖
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
东方精工押注!乐聚机器人完成C+轮融资
清华大学孙富春:世界模型如何重塑机器人认知?
嵌入式“风向标”再启幕!聚焦AIoT、人形机器人硬科技
一大波人形机器人企业筹备上市,川企加快场景应用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