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8-07 07:00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富含锂、钴、镍等战略性金属材料,即便在退役后仍具备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当前,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及早期装机电池陆续达到使用年限,我国动力电池正加速迈入规模化退役的新阶段。展望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广阔。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回收的定义及分类

动力电池回收是指对退役或报废的动力电池进行系统性收集、拆解、处理及资源再利用的过程,旨在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短缺并实现循环经济。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政策

中国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已形成“法律约束+溯源管控+体系构建+环保安全”的全链条框架,核心是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协同、全流程溯源,推动产业从“无序回收”向“规范循环”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现状

1.动力电池回收量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量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呈指数级上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由12.9万吨上涨至30万吨,2023年达到32.4万吨。2024年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超38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和早期动力电池集中退役影响,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将超50万吨。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2024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突破30万吨,同比增长约3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将达41.6万吨。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动力电池前景广阔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48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671亿元,2028年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2800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主体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主要分为三类: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电池回收企业。三类企业各具优劣势。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数量

官方报告披露,我国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行业仍然面临回收渠道不畅等问题。对此,工信部已先后发布5批次共计156家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企业。其中,梯次利用方向的企业96家、再生利用方向的企业60家,具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双资质的企业仅12家。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重点企业

1.宁德时代

依托子公司邦普循环,宁德时代与客户携手打造“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邦普循环打造高度自动化的回收处理工艺,建立系统而广泛的回收网络体系,根据健康表现对退役电池进行识别分类,流入梯次利用或再生处理环节。邦普循环在全国回收网点布局超240个,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占比50.4%,已实现27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能。邦普循环电池材料回收技术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9.6%,对锂的回收率现在可以达到93.8%。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邦普循环官网

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620亿元,同比下降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4亿元,同比增长15.01%。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增长33.3%。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1316亿元,占比73.55%。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84.0亿元,占比15.88%。电池材料及回收营业收入78.87亿元,占比4.41%。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格林美

格林美作为国内新能源材料与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了“废旧电池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组再制造—再使用—梯级利用”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格林美建有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中心8个,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中心7个,电池材料制造中心5个。2024年,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

2024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75%,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19%;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0%。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24年格林美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营业收入动力电池综合利用11.44亿元,占比3.45%。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3.天奇股份

天奇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智能化装备与循环经济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在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领域加速布局,已成为该赛道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完善,技术领先,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规模位于行业前列。

天奇股份通过与车企、电池厂商、换电平台等合作,搭建回收渠道网络。拆解与梯次利用方面,聚焦低速车、储能等场景。再生利用方面,湿法冶金技术领先,资源回收率高。

2024年天奇股份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1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15亿元。2025年一季度,天奇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4.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0.16万元,同比增长1701.43%。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24年天奇股份锂电池循环事业部营业收入5.86亿元,占比19.81%。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4.华友钴业

华友钴业作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第二批),具备全国性回收资质。电池回收业务已形成“回收网络→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冶炼”的全链条布局。电池回收网络,多渠道布局,绑定核心资源。车企合作:与主流车企签订电池回收协议,通过车企售后网点、换电站等渠道回收退役电池;电池厂协同: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电池厂商合作,获取边角料及退役电池包;第三方回收商整合:收购或参股区域型回收企业。

2024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609.5亿元,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3.99%,创造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2025年一季度,华友钴业营业收入为178.4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139.68%。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5.光华科技

光华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近年来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依托其在资源综合利用、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步构建“回收-拆解-提纯-材料再生”的闭环产业链。

2024年光华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25.89亿元,同比下降4.09%;归属净利润为亏损2.05亿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同比减亏52.42%。2025年一季度,光华科技营业总收入5.88亿元,同比上升14.85%,归母净利润2521.32万元,同比上升563.86%。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资讯配图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驱动:顶层设计与法规完善加速行业规范化

中国已构建“顶层规划+专项政策”的政策体系。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动力电池回收被纳入循环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环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顶层规划锚定动力电池回收战略地位。《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等专项法规构建强制约束框架,明确责任主体、溯源管理及技术标准,并通过“白名单”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小作坊”无序竞争。2025年《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化了拆解环节的环保与安全要求,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早期的“鼓励引导”转向“强制约束”,政策正加速淘汰小散乱企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市场需求:动力电池迎退役潮,资源循环+梯次利用拉动回收需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潮。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7.5万辆,2016年约为50.7万辆,到2024年增长至1286.6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多在8年左右,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锂、钴、镍等关键金属对外依存度高,动力电池回收已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关键路径。叠加锂、钴、镍等金属资源稀缺性及价格波动,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凸显。此外,下游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场景对梯次利用电池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技术进展:从粗放到精细,再生效率与经济性将双提升

国内回收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流路线包括湿法冶金(回收率锂>95%、钴镍>98%)、物理法(低成本梯次利用前处理)及前沿的直接再生技术(能耗降50%、成本降30%)。智能化技术(AI分选识别健康度、机器人拆解提效、区块链溯源)加速应用,推动流程降本增效。预计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成本降低,技术迭代将进一步扩大经济性边界,支撑行业规模化发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雄安新区等地开展京雄新质生产力廊道建设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河北与京津交界地区开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山东开展产业链招商图谱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老师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业务培训班学员授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为安徽省驻粤机构作“双招双引”专题培训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遵义市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培训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福建省宁德市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专题培训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福建省工信厅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指导

资讯配图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资讯配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资讯配图

福建省宁德市工信局领导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湖北省产业招商图谱》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普洱市“十五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十五五”时期提升昆明服务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宜宾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报告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动力 电池
more
2025年全球动力类电池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
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开幕!比亚迪、宁德时代、清陶能源、中科固能、太蓝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参会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0亿!又一固态电池项目落地
区势资讯 | 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更大的电池容量和更长的续航设计
上汽掀翻桌子,新车7.38万起,固态电池首装MG4!
倒计时6天!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中科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国瓷材料、容百科技、长远锂科……2025中国固态电池大会参会攻略
新品 | iPhone 17 Pro 电池曝光;浙大“悟空”类脑计算机出世
不比不知道,苹果iPhone 17 Air电池薄得很
iPhone17Pro电池突然曝光,美版又赢麻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