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VS220万!越便宜越好,国产机器人灵巧手只能卷卷价格?

电子技术设计 2025-08-08 16:16
资讯配图

在开启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灵巧手到底是啥?简单讲,它是装在机器人“胳膊”末端的一只“手”,核心能力是像人手一样是去抓、捏、拧、推、拉,完成多样而细腻的操作。而按运动学的定义,要能实现“任意操控物体”和“完全约束物体”,至少需要三根手指、九个自由度,所以也可以定义灵巧手是指数≥3,自由度≥9的末端执行器。

工程上作为机器人和环境交互的最后一环,灵巧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人“能不能干、好不好用”,尤其在人形机器人兴起之后,灵巧手的需求被整体抬升。截至2024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约为76万只、17亿美元,中国的灵巧手市场规模也达到了24172万元。

而根据相关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销量可达141万只,前景十分广阔。在最近参加的2025年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AI机器人论坛上,有不少企业提到成本的降低是未来AI机器人普及的关键,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世界交互的重要一环,若想要抢占未来的市场成本价格是不是以后卷的最好方向呢? 

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灵巧手作为一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目前国外灵巧手技术还是更为先进,尤其在自由度极限、柔性触觉、AI融合等方面,国内的企业卷起来确实难度颇高,似乎成本确实应该是第一考量。不过也不急着下定论,我们可以先简单列一个表格来看看主流产品的对比:

资讯配图

很直观的可以看到海外都在“卷技术”,Shadow/SCHUNK/Festo 代表了高DOF、强感知、高集成的上限追求,价格高、结构复杂、定位偏学研或高端工业,强调“能做且能做得好”。国内则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卷价格、卷产能”的工程派(如因时机器人等),把功能闭环做扎实、成本做到可量产;另一条腿是“卷差异化技术”的探索派,如模块化集成(Agile Robots)、新材料新工艺(复旦3D打印柔性手)等,都在尝试扩展灵巧手的边界。

那到底是卷技术,还是卷价格?其实还是应该分层来看。

把价格曲线叠上去看会更清楚:行业统计显示2024年国内灵巧手市场均价5.78万元/只,并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灵巧手厂商正在给整机厂让路,尤其2025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一切都还是围绕“可大规模部署”排兵布阵。所以短期看,高端“卷技术”、量产“卷价格”,两条线是互不干涉的;中长期看,技术和价格的内卷会合流成“卷系统”:谁能在“DOF×触觉×控制×可靠性×成本”多目标之间,构建可规模复制的最优解,谁就胜出。

值得单独一说的是特斯拉Gen3手,它就是以人形机器人为导向的,典型的“卷系统”,把DOF拉到22,并采用复合传动去兼顾响应、体积、可靠性,这是面向规模化的系统工程思维“不是最贵最好,而是整机最优”,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一个例子。

 责编:Ricardo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灵巧手
more
80%的灵巧手没被真正使用,只是卖出去而已
强脑科技在WAIC发布全球最轻专业级灵巧手Revo 2,可轻松提起20公斤重物丨证券时报
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全球唯一实现高自由度灵巧手千台量产
字节跳动Seed实验室ByteDexter灵巧手:解锁人类级灵巧操作
第2000只灵巧手电子皮肤量产下线,200万片车规级产能达产,中国人形机器人皮肤供应链再升级
灵巧手的怪象和博弈
驾驭工业场景挑战!灵心巧手即将推出全新“工业大师”灵巧手
【报告】灵巧手专题三: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灵巧之“手”,解锁人形机器人黄金赛道(附PDF下载)
【报告】灵巧手专题一:灵巧手硬件的五大方向(附PDF下载)
触摸无限未来!雷赛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强大触觉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