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KE UP MORE!



《WAIC UP!》
绿皮书报告Ⅲ


「AI时代进化指南」
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每一寸结构。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旗下首份刊物,《WAIC UP!》已发布至第三期。本期以“AI: The Only Way is UP!”为题,邀请九位横跨学术、企业、公共治理等领域的实践者,共同探讨一个愈发现实的问题——我们是否还拥有足够的人文定力与伦理共识,去掌舵这场前所未有的智能跃升?
延续前两期对“智慧文明”的集体书写,绿皮书报告系列Ⅲ继续从思想激荡中提炼三组关键词,以系统性视角回应AI进程中的新痛点、新命题。本期绿皮书,我们聚焦一个愈发难以忽视的深层波动——社会冲击。
shè
社
huì
会
chōng
冲
jī
击
科技的每一次跃进,终将折射到社会结构的变动之中。
价值分配冲击
社会舆论冲击
职业生态冲击
#1
价值分配冲击
Value Distribution
《从“青砖弹痕”到“AI审图”:一位建筑侦探眼中的技术与人文本真》
关于“AI导致失业”的焦虑,我认为关键在于比如社会分配方式等一些方面的调整:当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应当通过政策设计和立法保障回馈社会,得以部分跳脱现有的商品化分配模式。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如何建立更合理的价值分配机制,让技术进步真正造福全人类。
当前社会已进入产能过剩时代,但打工人们似乎却比物质匮乏时期更加忙碌——这显然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AI技术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本应让人类获得更多自由时间,就像工业革命带来人口增长一样。理想的状态应该是:AI承担重复性劳动,释放人类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社会通过福利制度重新分配生产力红利,让人们既能维持基本生活,又有条件追求艺术、人文等精神价值。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建的新型社会契约——让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使每个人都能在物质保障基础上,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沙睿杰:AI“趋利避害”实践录——来自全球标杆案例的启示》》
AI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驱动的背景下,社会转型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应当积极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复杂的生态中,人们会发现新技术带来的新机会。
我无法预测与AI相关的社会变迁的具体路径,但ESG 的理念会促使企业和社会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立法引导:为社会适应提供时间。


#2
社会舆论冲击
Public Opinion
《<AI N问>AI伦理专题报告——王国豫:AI伦理治理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多元价值观念》
我认为“AI操纵”问题与刚才提到的人的脆弱性类似,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但很多年轻人可能还没有经历过更多的生活磨砺,因此很容易被操纵。
操纵可以有多种途径,但首先它要通过分析你的心理特征,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倾向,然后控制信息来源,让你陷入“信息茧房”,失去对真相的把握,再精准投放和宣传,从而让你失去判断力。像“剑桥分析”公司操纵大选的事件,就是通过非法获取海量用户信息,构建心理画像,然后进行信息灌输,实现对选举的操控。这实际上也是利用了人心理的脆弱性,它对个体的影响我们刚刚已经聊过了,但它还会对整个社会健康生态产生影响,比如操纵选举就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了。此外,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比较简单的事件,被网络推手引向另一个层面,这导致大量的人把事情往相反方向推动,掩盖了事情的真相,这就是完全被舆论操纵了。


《AI治理的变局与前路:来自硅谷一线的观察
生成式AI降低了制作虚假信息的门槛,大量AI生成内容正在污染网络生态。AI仿造的图像和视频已达到“乱真”程度,致使公众难以辨别真伪。2023年,一张AI生成的“五角大楼爆炸”照片及相关假消息在网络流传,虽随后被证实为虚假信息,但短时间内已导致美股盘中下跌。


#3
职业生态冲击
Occupational Ecology
《AI的下半场:如何在巨头的阴影下找到自己的机会?》》
AI未来将会对人类工作的匹配产生很大的冲击,如果一些低技能人群做得还不如机器好,则将迅速被淘汰;但是如果你做得比机器更好,那么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机器的管理者。而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也有可能会被机器替代。
李开复老师提出过一个职业象限理论,这为我们理解AI时代的工作变革提供了清晰框架。该模型具有两个关键维度,即社交需求程度和工作结构化程度,并据此将职业划分为四个象限。在体力劳动领域,低社交、高结构化的工种(如流水线工人、卡车司机)将首当其冲被替代;而高社交、非结构化的岗位(如老年护理师、顶尖理发师)则因其情感交互和手眼协调的独特性形成“安全区”。脑力劳动领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即便如放射科医生这样的高技能职业,一旦工作流程高度结构化且社交需求低,也难逃被AI取代的命运,而且,目前医疗影像识别准确率已达95%以上。


《<AI N问>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专题报告——曾鸣:AI进入产品化拐点,要寻找技术与商业的“甜蜜点”》
我觉得AI时代会极大地释放人的创造力。就像过去100年电力的发展让我们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样,AI的发展也会让我们从大部分枯燥、重复的脑力活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我们的创造力,所以创造力一定是未来最重要的。未来在艺术领域,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一是那些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但没有受过基本艺术训练的人,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二是那些水平不高的艺术从业者可能会被淘汰,因为AI干得比他们还好;三是会出现一批更牛的艺术家,他们能够用好AI工具,让自己的原创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总的来说,大众的表达会大幅提升,一般的专业人士可能会被淘汰,但会出现新的顶尖艺术家。


《沙睿杰:AI“趋利避害”实践录——来自全球标杆案例的启示》》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工具的更新换代,更带来社会结构和职业生态的深刻重构,也会对大多数行业产生冲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统职业岗位会消失,一些新兴职业岗位会出现,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面临冲击的不仅仅是广大的程序员,AI也可能对其他行业产生类似的影响,例如,教师、医师、金融从业者、咨询师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外卖快递人员的工作也面临威胁,而在中国,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达到了9600万!


▢ 2025年度AI关键词(七):伦理争议
▢ 2025年度AI关键词(八):应用挑战
☑ 2025年度AI关键词(九):社会冲击
技术不会停下脚步,但社会需要时间消化它带来的每一次变化。
让我们随《WAIC UP!》一起,走入AI正在改变的真实生活场景,关注那些正在被重塑的职业、关系与认知边界,寻找一个更具包容性与韧性的未来社会模型。
纸刊可在微信小店购买
也可扫码在线阅读

▲
解锁「AI时代进化指南」
看见更多可能
Hello: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一部「AI时代进化指南」。
WAIC UP! WAKE UP MORE!
我们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共同释放思考的力量与智慧的主张,旨在唤醒更多人,探究关乎技术跃迁、自我边界和未来文明的无限可能。
准备好!释放你的思考,觉醒你的行动,与我们一同探究那些尚未显现的可能性,勾勒以人为中心的未来智慧文明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