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8月4日,常平镇朗洲村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芯闻科技嗅觉芯片终端产品生产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额高达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不仅是一座新工厂的开建,更是一条围绕“嗅觉芯片”这一新兴赛道的产业链即将落地。根据规划,该项目建成后,将主要从事嗅觉终端产品的加工、生产与销售,同时配套智能包装材料的制造。预计年产嗅觉终端产品20万套。换句话说,等工厂投产后,每天将有数百套“会闻味道的芯片”从常平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电子鼻是什么?芯片能闻味道?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到“嗅觉芯片”这个概念,脑海里会浮现出科幻电影里的画面。其实,它的正式称呼是仿生电子鼻嗅觉识别芯片,是一种模仿人类鼻子结构和嗅觉神经原理的传感系统。电子鼻内部有一组特殊的传感器阵列,可以对空气中的分子进行捕捉、分析和识别,然后将气味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由算法进行模式匹配。通俗来说,就像人闻到气味后会分辨“是香味、臭味、煤气味还是花香”,电子鼻芯片也能做到类似的事,而且它的记忆力和稳定性比人类鼻子更强,不会“闻久了就不灵”。这种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石油石化、天然气行业:提前探测泄漏,预防事故发生。精细化工与环保:实时监控有害气体,保障工人和周边环境安全。医疗健康:通过呼气检测辅助诊断疾病,比如糖尿病、肺癌等。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是否变质,保证消费者入口安全。民生应用:智能家居空气质量监控、火灾预警等。资料显示,芯闻科技是一家集芯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及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名字听起来小众,但在行业里它早已是“电子鼻”领域的代表性玩家之一。公司核心团队具备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系统集成的多年经验。他们研发的嗅觉芯片,不仅灵敏度高,还能在复杂环境下精准识别目标气味——这对石化厂、燃气管网甚至医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在半导体制造领域,4亿元投资属于中型规模。但对于嗅觉芯片这种细分赛道来说,这笔资金可以大大提升生产能力与研发速度,帮助企业在市场上抢占更大份额。业内预计,未来3~5年,随着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安全监测、医疗检测等需求的持续增加,嗅觉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迎来高速增长。谁能在技术和产能上同时领先,谁就有机会成为“赛道领跑者”。芯闻科技董事长在动工仪式上表示:“我们将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嗅觉芯片生产基地,让更多中国制造的‘电子鼻’走向全球。”在大众眼里,“芯片能闻味道”听起来新奇,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所带来的安全感。比如,石化厂的气体泄漏,如果能提前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发现,就可能避免一次重大事故;医生如果能通过患者呼气快速检测疾病,就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家里如果有智能空气监测设备,就能防止煤气泄漏、火灾等风险。这些应用,背后都有一个小小的嗅觉芯片在默默工作。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项目的推进,预计在未来两年内,这个占地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将全面投产。届时,常平不仅多了一个高科技生产基地,更多了一张属于“中国电子鼻”的新名片。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嗅觉芯片或许不是最大众的方向,但它的独特性和刚需属性,决定了它在未来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芯闻科技的4亿元投资,是企业信心的体现,也是中国高端传感器产业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中国芯,我的心,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关注我获得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