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贵之围绕《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享,同时揭秘了机器人产业未来十年的增长密码。
1►2024工业机器人整体承压:全球装机量下滑 3% 三大区域同步遇冷
2024 年对工业机器人行业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初步数据显示,全球新装机量下降 3%,降至 52.3 万台,亚洲、欧洲、美洲这三大主要地区的投资均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 2%、6% 和 9%。不过这一结果可能存在变动,由于 2024 年的统计数据包含尚未向 IFR 报告的估值部分,其中 30% 的数据虽为最新估值,但并非最终确定值。
从主要客户行业来看,电子与汽车行业自 2020 年起便保持同步发展态势,目前电子行业呈现小幅增长,汽车行业却遭遇大幅下滑。全球金属和机械行业仍是第三大机器人需求领域,2024 年实现了一定增长;而塑料和化学制品行业以及食品工业,则是具备进一步增长潜力的行业部门。
2►2024 中、日、美、欧工业机器人市场透视
过去 5 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整体呈平稳态势。据初步数据显示,2024 年新装机量增长 5%,这使得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 2023 年的 51% 提升至 2024 年的 54%,主要新装机的容量覆盖度也从 38% 升至 53%,其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全球其他地区相当。

日本市场 2024 年新装机量遭遇 7% 的大幅下滑,降至 4.3 万台,几乎所有客户行业的安装量均呈下降趋势,仅有汽车行业安装量同比增长 11%,达到 1.3 万台,为该行业自 202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 2024 年新装机量下降更为明显,降幅达 9%,降至 3.4 万台,这已是其安装速度连续第二年放缓。与日本情况类似,美国的投资主要来自汽车制造商,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总安装量增长 11%,截至 2024 年达到近 1.4 万台,几乎占所有新安装量的 40%。除食品行业外,美国其他客户行业的安装量几乎都在下降。
欧洲 2024 年新装机量为 8 万台,尽管较之前收缩 6%,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水平,目前的年安装量约为十年前的两倍。细分欧洲各客户行业来看,尽管匈牙利汽车行业装机量较大,但总体而言汽车行业并非欧洲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其整体安装量下降 10%;金属、机械和电子行业保持稳定,变化率基本为零;塑料和化学产品行业增长 22%,食品行业增长 29%,其他行业也有一定增长。
德国 2024 年新装机量总体下降 5%,为 2.7 万台。其中汽车行业表现尤为疲软,增长率为 - 22%;增长主要集中在金属和机械工业,金属行业增长 24%,电子工业增长 23%;塑料、化学品和食品行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报告效率的提升,这一点从未指定份额的下降中可以体现出来。

在自动化水平相关指标中,机器人密度(即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排名前 20 的国家里,韩国和新加坡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1012台和770台。2023年,中国以 470台的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第三,超过了排名第四的德国(429 台)和第五的日本(419 台)。2023年美国的机器人密度为295台,在全球排名第十。
3►2025机器人行业五大发展趋势 中国将是全球机器人领域重要市场
每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都会对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全球趋势展开分析。对于 2025 年,以下五大趋势被认为将对行业产生最为显著的影响:
一是人工智能。2025 年被视作物理人工智能年,它体现了虚拟或数字世界与机器人物理世界之间的紧密关联,物理系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训练,进而解决训练数据匮乏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像视觉、语言模型(VLM)等,助力机器人实现交流,同时,通过演示和人工智能等新方式为机器人编程也将得到应用。

二是具身机器人。政府与投资者均对人形机器人高度关注,然而目前其商业部署范围十分有限。如今的人形机器人、类人机器人无法在协作模式下工作,对于众多商业应用而言,还有诸多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预计安全领域以及物流和材料处理领域会成为早期着手的应用方向。截至目前,人形机器人仅能处理一些非常特殊的任务,真正多用途的人形机器人的实现仍遥遥无期。
三是可持续性需求。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多地已成为趋势,机器人的低能耗愈发成为重要的客户需求,在汽车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不仅能提高材料效率,还能延长产品寿命,此外,机器人还可推动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绿色能源技术实现低成本生产。
四是新的客户群。随着已有的客户行业日渐成熟,市场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安装量呈下降态势,而新的客户群不断扩大,在全球机器人安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以及仓储和物流是最重要的领域。与此同时,机器人供应商正转向新的商业模式,服务产品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其重要性仅次于硬件销售。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即服务” 的商业模式已建立起来,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该模式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广泛认可。
五是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世界各地的客户行业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车间里有能力和技能的工人。机器人行业致力于通过灵活的应用来应对这些挑战,随时随地填补劳动力空缺,这尤其得益于协作型机器人、移动机械手以及易用性所带来的更广泛的可及性。
市场前景方面,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持续的关税争端,对投资意愿产生了切实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投资决策被迫推迟。就亚洲而言,增长前景较为积极,根据 IFR 的季度调查,2025 年第一季度亚洲营业额同比增幅仅为个位数,但同期的订单量却以两位数的速度强劲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预计 2025年GDP增长率约为4.7%,2026 年预计增长4.3%。下一个五年计划将继续实施现代化和提高经济韧性的战略,这会增加对机器人的需求,因为各行业都需要建设新的产能。电子行业将继续发展,但增速会逐渐放缓。预计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率将处于较高的个位数区间,并将持续到2028年。从长远来看,中国仍将是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市场。
END

往
期
精
选
科技热点
大咖观点
热点评论
新品速递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19016903753)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 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19016903753,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