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8月11日,安徽聆动通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聆动通用”)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元禾璞华战略领投,讯飞创投持续战略加码,优势资本、盈科投资、天智投资、合肥高投等头部市场化及地方国资机构等相继投资。

所募得资金主要用于加速聆动通用行业级具身VLA大模型和具身通用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
作为安徽省首家“大脑-小脑-本体”全链路自主可控的硬科技初创企业,聆动通用成立于2024年12月,致力于打造高泛化性的具身大模型和通用鲁棒的机器人本体。
值得关注的是,聆动通用是“不折不扣”的“讯飞系”具身智能通用机器人公司。天眼查显示,聆动通用由言知科技(科大讯飞管理团队控股)和科大讯飞出资成立,后讯飞创投、合肥高投助其完成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
提到科大讯飞,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可谓面面俱到。
投资版图上,科大讯飞的触角深深扎入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像银河通用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灵童机器人等,均被其先后纳入矩阵。
产业合作方面,去年年底,在安徽省科技攻坚计划重大项目“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启动会上,科大讯飞联合乐聚机器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奇瑞汽车等单位,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与落地。
此外,科大讯飞还与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国内首个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工业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供给平台,为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赛道上,2022年初,科大讯飞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旨在让人工智能实现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目标,让机器人真正走进每个家庭。
去年8月,科大讯飞对外亮相了一款高约1.7米、体重6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作为“讯飞超脑2030计划”的最新科技成果,这款机器人也是全球首个集成大模型和多模态强化学习控制的人形机器人。

依托科大讯飞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淀,聆动通用的“成色”究竟如何?
根据聆动通用官微信息,技术路线上,聆动通用采取全栈自研的“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基座+行业级Linden_VLM具身基础模型+Linden_VLA技能操作模型”分层端到端架构,实现具身机器人真正意义上从“大脑”高层级感知认知智能,到“小脑”面向规划层级的柔性泛化操作的运动智能全链路打通。
基于对泛制造业务场景的深耕,聆动通用推出具备智能化、柔性化、泛用性、高自由度的具身智能机器人LDT和LDB产品系列。具身智能赛道上,数据堪称“智能引擎的燃料”,而高质量、场景化的具身数据更是行业公认的稀缺资源,长期制约着机器人从“能行动”到“会思考、善干活”的突破。聆动通用提出具身“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应用评测”全流程解决方案,快速完成原子能力模型的生成闭环,并结合具身VLM基础模型,显著提升机器人的任务效果和作业效率。

今年6月,聆动通用研发的LDT系列具身智能采训推一体机亮相。该产品可满足市面上大部分机器人的数据采集(需二次开发适配)和模型训练推理工作。这既是行业级通用数据采集设备,也是行业领先的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平台。目前,该产品已在多个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公共)、企业私有化训练场、高校科研机构落地使用,助力泛制造业、科研探索等领域。
今年上半年,聆动通用依托业界领先的“通用预训练大模型基座+行业级具身大模型”全栈体系架构,已和多家上市公司及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战略签约与直接合作意向,未来也将会持续加大多模态具身数据方面的投入,实现更多场景功能的应用落地和数据飞轮闭环。
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强大的团队支撑。
聆动通用创始人兼CEO季超是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季超自毕业后,便入职科大讯飞,并长期从事AI智能硬件,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落地工作。2023年,他曾带队打造业界首个足式机器人国产化控制器,且实现数万台级量产出货;发布全球首款集成国产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实现业界首次“大脑-小脑-本体”全链路拉通。
“强将手下无弱兵”。聆动通用核心团队均来自中科大、中科院、哈工大、港中文、马普所等国内外顶级高校及科研院所,实力横跨大模型、感知、规控、运控、仿生机构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栈领域。同时,该团队不仅具备国内最早一批在医院、银行、商超等场景批量应用大型服务机器人并实现商业闭环的实践经验,还拥有车规级产品研发背景及体系能力,为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拥有领先制造业基础与丰富泛制造场景,是具身智能落地核心阵地。劳动力调整与效率升级需求下,具身机器人以突破填补生产力缺口——替代重复劳动、优化流程、破人力极限,缓解劳力不足与效率瓶颈。如今行业站历史风口,企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应用新阶段。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