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搞定VLA研发!“腾讯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再迎重大技术突破,推开通用机器人大门!

猎场备忘录 2025-08-12 07:36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资讯配图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资讯配图
——

正文:

可泛化的通用移动操作任务历来是机器人智能演进的大目标之一,近日,“腾讯系”人形机器人创企[星尘智能]自研 AI系统DuoCore再迎关键技术突破!发布首个全身移动操作模型DuoCore-WB机器人学习套件“Astribot Suite”,助推人形机器人真实场景落地应用。

详细技术报告:https://arxiv.org/abs/2507.17141

在对DuoCore-WB和Astribot Suite解读前,我们先聊一下自研VLA大模型DuoCore系统:

2025年5月21日,公司自研VLA大模型DuoCore系统取得重大更新;作为业界较早采用了高度仿人的快慢系统架构,DuoCore首次让机器人拥有了媲美人的「本能反应 + 深度思考」双智能模式,能够在复杂环境、复杂情况下进行随机应变的智能规划和操作,具备业界少有的强抗干扰能力、高泛化性和自适应性,极大提高了任务成功率。

2025年以来,以Figure AI为代表的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初创开始选择自研基础大模型;同时,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VLA模型已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模型主流,既将原本的长链条端到端模型VLA模型拆开,分成VLM和动作执行两个模型(“快慢脑”)。

技术详细解读,查看星球内文章:【原创】【技术干货】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详细解读(含主流玩家梳理)

此外,区别于传统 AI 的「数据投喂式」学习,DuoCore系统还采用了高度仿人的知识迁移机制,提升了机器人的学习效率,实现跨场景「元技能」迁移,将学过的旧经验迁移到新场景,无需从零开始学习,少样本迁移,解决了学习新技能、新任务时数据成本过高的问题。

依托自研VLA大模型DuoCore系统和公司首创“Design for AI”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星尘智能]旗下轮式仿生机器人Astribot S1成为国内首位走进养老护理院的人形机器人;而随着本次技术层面关键突破,势必将助力公司在更多商用场景完成突破。

资讯配图

回到本文重点:首个全身移动操作模型DuoCore-WB和机器人学习套件“Astribot Suite”

机器人学习套件“Astribot Suite”

Astribot Suite:「本体-遥操数据采集方案-模型」三位一体的机器人学习套件,具体包括高性能、安全可靠的机器人平台(轮式仿生机器人Astribot S1)、直观高效的遥操方案(数据)和高效可扩展的全身操作策略(DuoCore-WB模型)。

1)高性能、安全可靠的机器人平台:Astribot S1

资讯配图

图注:具备高仿人操作能力、安全可靠的机器人本体S1,其仿人的自由度(a)、操作空间范围(b)与摄像头视角分布(c)设计

Astribot S1是一款专为通用任务设计的轮式仿生机器人,采用创新绳驱设计,模拟人体肌肉组织,实现柔顺运动和精准施力,能有效模仿人类操作,兼具灵活、敏捷与精准。

资讯配图

据官方数据,星尘智能S1高度仿人,各项关键操作参数媲美甚至超越成年男性,使其能快速学习和复现人类的各项复杂操作。S1的单臂自由度7个,拥有类似人类关节的设计,能模拟人类运动轨迹。其末端最高速度超过10m/s,单臂额定负载可达10公斤,负载自重比1:1,重复定位误差只有30微米,一系列指标均超越了普通成年男性。

2)低成本全身遥操作系统:用VR眼镜和手柄“手把手”教机器人

该系统由 VR 头显和手持式操纵杆组成,既经济高效又直观易用。操纵杆捕捉的手部姿势会映射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方向,再通过全身控制转换为关节指令。

其支持两种控制模式,第一人称视角模式和第三人称视角模式;所见即所得,让非专业人士能高效采集到高质量演示数据。在第一人称视角下,可沉浸式让 S1 进行精细和远程遥操;第三人称视角则支持大范围、高动态操作,以及长时段近程操作,覆盖多样化的采集需求。

3)首个全身移动操作模型DuoCore-WB

DuoCore-WB 是一种模仿学习算法,基于简洁优雅的模仿学习框架,通过少量高质量示范和模型训练,就能发挥多任务全身操作的强大学习能力。让机器人智能跃迁从「会干活」「像人一样干活」。

资讯配图

图注:DuoCore-WB模型架构,基于模仿学习,对空间内全身动作降噪,并通过直接预测相对于 EE 框架的增量末端执行器 (EE) 姿势,促进有效的全身策略学习。

该算法有以下三个关键设计选择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泛化能力:

成果展示

资讯配图

图注:在移动开门送饮料、开关盖子扔垃圾、收拾拖鞋到鞋架、猫粮放到矮柜、收拾大量玩具、扔玩具逗猫等挑战性和“费全身”家务中测试模型性能

1.送饮料

资讯配图

2.整理玩具

资讯配图

3.整理拖鞋

资讯配图

在多项有挑战性和代表性的家庭任务测试中,模型表现优异,任务平均成功率80%,最高达100%

该模型展现了业界领先的全身移动操作智能,将弯腰、转身、蹲起、移动等动态全身动作与双臂精细操作协同,机器人不被局限在静态姿势或桌面任务上,可自主生成跨区域、跨空间的灵活全身操作策略,行动随境。这种基于真实场景验证的技术落地能力,不仅让通用全身操作机器人在家庭服务、日常辅助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有了明确路径,更以可复现的技术方案和可量化的任务表现,为行业提供了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的坚实范例。

接下来简单介绍[星尘智能]:

[星尘智能](公司全称“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5日深圳注册成立,专注研发“最强AI机器人助理”,以让数十亿人拥有AI机器人助理,推动人机共存、共创、共赢为愿景;公司核心创始核心团队共6人(戴媛、安昭辉等),均出自腾讯RobticsX实验室,同时团队还拥有来自包括腾讯、谷歌、优必选、百度和华为等前沿科技公司的技术专家,构建了“稀缺AI+机器人”系统架构师领衔的全栈式团队,兼具创新与工程化能力。

公司创始人兼CEO来杰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在五邑大学;于2012-2014年任职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2014年开始加入了小度机器人研发团队,后担任了百度小度机器人团队负责人;于2018年加入腾讯RoboticsX机器人实验室,成为最早期核心员工,后续担任嵌入式组的组长,负责负责嵌入式和软件方向。

产品发布

团队全栈自研的Astribot S1致力于成为全能操作型AI机器人,发布至今经历三次迭代,从“最强操作性能”到令人惊叹的“专家级操作”,曾被估值约400亿元、美国知名人形机器人创企[Figure AI] CEO转发评论。

资讯配图

融资进展:
公司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可追溯到2025年4月10日,公司宣布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数亿元,本轮融资由锦秋基金(字节系)、蚂蚁集团领投,道彤资本、云启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星尘智能]是锦秋基金首家投资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同时获得锦秋基金(字节系)、蚂蚁集团领投,可见科技大厂对其认可。

小编早期文章就有提到,2025年以来,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电子等为代表科技大厂以“自研+投资”双路径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多家大厂迎来投资首秀

有关科技大厂入局具身赛道(大模型赋能、投资和自研)和车企入局更多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商业化进展: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宣布旗下轮式仿生人形机器人Astribot S1正式开启预售;目前,团队已为客户配置了丰富的套件和开发工具,致力于打造最佳客户使用体验,为科研工作者及场景探索者创造了更大想象空间和落地可能;同时,现已和各头部高校、企业、数据中心等不断落地实践。

延伸:

从技术层面来讲,[星尘智能]同时涉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本体绝对是正确的;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有提到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强大的AI能力将是必需项,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构建自己的技术闭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才能在大厂林立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掌握主动权

从落地场景层面来讲:ToC家庭场景以及康养场景肯定是星辰大海、万亿市场,但对人形机器人产品本身泛化性要求极高(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需要解决跟人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感知算法、力控等模块都更加成熟),这是人形机器人赛道从业者一致结论;目前,机器人养老尚处于“孩童”阶段,距离其养老场景的全面落地,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待[星尘智能]后续更加亮眼表现。
整体而言,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企来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并不难,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也不难,难在批量化生产和实现场景真正、有效应用。
.. ... ...

接下来,小编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并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8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资讯配图
——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DeepSeek正重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赛道!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

【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拿工业大单,筹备IPO……绵阳机器人产业动作频频
【海外资讯】蚂蚁机器人超50台AGV落地韩国某跨境电商仓;机器人企业OpenMind融资2000万美元
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用项目落地
稚晖君的机器人,获数千万元订单
智元双动态:斩获数千万元订单;入股深圳一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清华00后团队造人形机器人,再获两轮亿元级融资!
别盯数据了!宇树王兴兴:模型才是机器人真瓶颈
IFR伊藤贵之:2025机器人行业五大发展趋势发布!
一套搞定VLA研发!“腾讯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再迎重大技术突破,推开通用机器人大门!
周报 | 他说:灵巧手不需要五指,人形机器人B端会更快实现商业化…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