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遇见创新,AI生态不止于“会”

创新创业中关村 2025-08-12 20:55
资讯配图


如果说北京的人工智能生态,像深扎土壤的树,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则是这棵树上富有生机的分枝之一。


资讯配图


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又一次呈现出科技创新的新面貌。众多前沿机器人仿佛向大家挥手:“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当大会拉开帷幕,北京科技创新,是拔节生长的多样新枝。


“请给我一杯北冰洋,我要一串糖葫芦。”在机器人大世界2.0这个北京味儿的场景里,机器人或是做咖啡,或是串糖葫芦,引来众人围观。一位现场观众接过千寻智能具身机器人递来的糖葫芦后,机器人满意地撤回自己的机械手,顺便还抽了张纸巾擦了擦沾上的糖,这一幕逗笑了在场观众。


资讯配图


而关于行业越来越多地讨论“让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服务千行百业”,这次的机器人大会也给出了答案。


“从早上到现在,它已经持续跑了两个多小时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台前,天工机器人跑步、跳舞、分拣...... 这一次,天工机器人升级为2.0版本,不光能跑步,还能化身工厂流水线上的材料零部件分拣员和质检员,精准完成各项任务,搭建起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新场景。


资讯配图


正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在大会主论坛上所说:“天工正从追求极限运动能力的‘最能跑’,向支撑复杂场景系统级应用的‘最好用’跃迁。”


像个贴心的机械助手,托着患者的身体。患者迈步时,机械关节会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几款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资讯配图


为更好满足老龄人口生活品质,人们对助行机器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它现在已经能很好地帮更多人走路了。”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可专门针对膝关节的助力和保护


在大会现场,机器人商业化现象越来越多,国内诸多机器人公司都在集体寻找场景,像工业、物流、商店服务、医疗康养等多个场景都是各家探索可能落地的方向,这些技术的市场化,让我们相信,人机共生就在不远的未来。


当机器人与产业创新融合,北京科技创新,是枝繁叶茂的应用场景。


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配套项目,8月8日,全球首家集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和主题餐厅于一体的“机器人焰究所”在亦庄开放。这一创新业态融合了科技展示、互动体验和商业应用,展现出具身智能产业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资讯配图


“机器人焰究所”里,迎接顾客的是两位机器人酒保“希尔”和“小柒”,它们会热情地打招呼:“欢迎光临机器人焰究所。


餐厅里,“阿尔法狗”机器人穿梭于餐桌之间,为顾客随机派送小礼品,机器人“苏轼”则不时讲述历史趣事,顾客可以一边品尝东坡肉,一边听它介绍“东坡肉的由来”,“美食+科技+文化”多元化科技创新在此呈现。


资讯配图


“吃饭用餐还有乐队奏乐,快乐拉满了!”一位客人笑着说。在舞台区,机器人乐队配合着灯光效果演奏着,融合科技感与赛博风格的用餐氛围深受欢迎。


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智能机器人主题餐厅,他们通过人机交互、智能迎宾等系统,打造“舌尖+文化+科技”的沉浸式用餐环境。同时,这里也是机器人应用的展示和测试平台,为产品在真实场景中落地提供支持。


资讯配图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就在隔壁,与餐厅形成联动,共同推动商业化进程。店内展示了加速进化T1、优必选Walker S等多种功能机器人,可近距离观察和互动。


资讯配图


你可以观看机器人足球对抗赛,与机器狗互动,也可以打一杯机器人制作的冰激凌坐下来慢慢品尝……展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为机器人企业打通了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通道,也为公众提供了深度接触和体验先进机器人技术的机会。”


在亦庄,不仅能看到机器人在此汇聚,体验机器人大世界,还可以乘坐小马智行的L4级无人驾驶小巴穿行在街道,亲身感受车辆如何通过360度感知网络做出智能决策,应对复杂路况,曾经科幻般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也已成为现实,科技已经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资讯配图


这样的创新生态在北京不止一处。海淀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调试着最新研发的 “灵巧手” 机器人,其指尖的触觉传感器能感知0.1毫米的物体形变,可完成拧瓶盖、穿针线等精细动作;在朝阳,智能配送机器人已成为街头巷尾的 “熟面孔”,搭载 AI 视觉识别系统的导购机器人可以为游客提供指引、推荐等服务;丰台园博园则上演着 “科技+文旅” 的创新实践,导览机器人能为游客讲述园林建筑的历史典故,还能通过激光雷达扫描为轮椅使用者规划无障碍路线......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推进,北京正以全域协同的魄力,将前沿智能科技场景从实验室推向城市肌理。


从具身智能到自动驾驶,从产业创新到政策支持,从实验室到城市各处......北京科技创新不止于多样化、场景化,更是科技、政策、文化等多枝节融合共生的大树。


资讯配图


8月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发布了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项支持政策,以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今年初,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又联合制定《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引领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前沿、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创新平台、推动“具身智能+”多场景示范应用和优化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四大方面推出17项具体措施。


当天工机器人跑得越来越快,四足机器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4S店的机器人订单陆续提质起量......在机器人遇见生态的那一刻,AI便不止于一场会议或是一次合作,而是依托政策浇灌,借势产业发展,从核心技术的根系,到产品应用的枝叶,让更多创新成果像果实般挂满枝头,生长出更具活力的未来。


资讯配图

<PAST · 往期回顾   >

资讯配图

△ 最新世界500强榜单出炉!北京上榜企业数量蝉联全球之冠

资讯配图

△ @创新主体看过来!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 “揭榜挂帅” 项目发布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机器人
more
拿工业大单,筹备IPO……绵阳机器人产业动作频频
【海外资讯】蚂蚁机器人超50台AGV落地韩国某跨境电商仓;机器人企业OpenMind融资2000万美元
稚晖君的机器人,获数千万元订单
世运会请来“机器人天团”
连下千万级大单!人形机器人“大订单”时代来临?
CMU最新!跨实体世界模型助力小样本机器人学习
英伟达高层与王兴兴、王鹤罕见同框!深聊人形机器人的“命门”与“钱途”
90后中科大博士造机器人,再获数亿元融资
8点1氪: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胖东来回应招聘服刑人员;英伟达同意向美国政府“上贡”15%收入
周报 | 他说:灵巧手不需要五指,人形机器人B端会更快实现商业化…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