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科普篇】为什么要发展低空经济?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低空资讯汇 2025-08-13 14:51
携手并进 共建未来
低空经济科普篇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1. 探秘!无人机方舱如何让低空经济 “嗨” 起来





为什么要发展低空经济?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高度 1000 米以下的空域,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拓展)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航空飞行,而是涵盖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支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从常见的无人机航拍、农林植保,到新兴的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配送,再到高端的航空器研发制造,都属于低空经济的范畴。可以说,低空经济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技术和产业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而低空经济作为继陆、海、空传统空间之后的 “第四空间经济形态”,正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其发展逻辑不仅关乎经济增长,更涉及国家竞争力、民生福祉与未来发展主动权。以下从六大维度解析国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的深层考量。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1


重构国家经济增长极,培育万亿级新赛道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期,低空经济成为破解增长瓶颈的重要抓手。其全产业链带动效应覆盖研发设计、制造、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上游涉及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导航系统等高端制造领域;中游包含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整机生产;下游延伸至物流配送、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服务场景。

资讯配图
     据测算,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每增长1元,可带动关联产业增长5-8元,预计到2035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低空经济能激活沉没资源:我国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长期处于未充分开发状态,通过系统化开发,可将空域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例如,在云南山区,以往特色水果因山路崎岖,运输成本占售价的40%以上,且损耗率高达20%,通过无人机物流配送后,运输成本降低30%以上,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为当地果农增加收入超千万元;在深圳等一线城市早晚高峰,地面通勤平均时速不足20公里,而空中通勤航线开通后,从市中心到机场的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20分钟,效率提升5倍以上,由此带动的相关商业活动增量每年可达数十亿元,这些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将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2


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低空经济是多学科技术融合的试验场,其发展直接推动航空工业、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在航空器制造领域,我国无人机技术虽领先全球,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eVTOL领域,动力系统中的高功率密度电机、航电芯片中的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价格高昂且供应稳定性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通过产业规模化发展,可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在高功率密度电机领域取得突破,电机功率密度从原来的2千瓦 / 千克提升至3.5千瓦 / 千克,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在未来2-3年内实现进口替代,实现从 “组装优势” 向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跨越。

资讯配图
     同时,低空经济催生的新型基础设施(如低空通信网络、智慧空管系统)将加速6G、北斗导航、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等技术的实用化。例如,为实现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需要突破毫秒级延迟的空地通信技术,我国在相关技术研发中,已实现空地通信延迟控制在50毫秒以内,这种低延迟通信技术可直接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反应速度;在工业互联网中,能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高生产效率,形成 “一点突破、多点辐射” 的创新格局。此外,智慧空管系统中运用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实时处理数万架航空器的飞行数据,其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模型可迁移至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3


重塑城乡空间格局,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低空经济提供了低成本的空间连接方案。在农村地区,传统人工植保不仅效率低下,每亩地需要1-2个人工,且农药喷洒不均匀,而无人机植保每亩地作业时间仅需5-10分钟,作业效率提升10倍,同时农药使用量减少20%,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效解决了 “谁来种地” 的难题。在黑龙江农垦地区,大规模推广无人机植保后,每年可节约农药成本超亿元,粮食产量因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而增加5%以上。


资讯配图
      在山区、海岛等交通末梢,低空物流能实现 “次日达” 甚至 “当日达”,打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双通道。例如,在浙江舟山的部分海岛,以往岛上居民购买生活用品需要通过轮渡,耗时1-2天,且受天气影响较大,无人机物流开通后,从大陆到海岛的物资配送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物流成本降低40%;岛上的海鲜等特色产品也能通过无人机快速运往大陆市场,保鲜度大幅提升,产品售价提高20%以上。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4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在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件中,低空装备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应急力量。2021年河南暴雨期间,通信基站大面积受损,某企业紧急调派20架搭载基站设备的无人机,在受灾区域搭建临时通信网络,覆盖面积达15平方公里,保障了约5万受灾群众的基本通信需求;同时,协调50架直升机参与救援,累计转运被困群众超 1000人,运送物资50余吨,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资讯配图

     2023年四川森林火灾中,采用50架无人机组成的集群系统,每架无人机可携带8公斤灭火弹,精准投掷到火点,配合地面消防队伍,仅用3天时间就控制了原本预计需要一周才能扑灭的大火,减少了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资讯配图
     从国家安全层面看,低空经济培育的技术与产业基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无人机侦察、通信中继等技术可直接服务于国防安全,例如,某型侦察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40小时以上,能对目标区域进行持续侦察和监控,为国防决策提供准确情报;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战时可快速转化为军事保障力量,我国无人机生产线在战时可迅速调整生产参数,生产适应战场需求的军用无人机,这种 “平战结合” 的特性,使低空经济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低空经济发展形成的空域管理和监测技术,可有效防范低空领域的安全威胁,如不明飞行器入侵等,保障国家领空安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5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转型  

    低空经济的新能源属性与 “集约高效” 特征高度契合 “双碳” 目标。电动航空器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单位里程能耗降低40%以上,以一款电动无人机为例,其每公里能耗仅为0.5度电,而传统燃油汽车每公里油耗约0.08升,折合电能约3度,能耗差异显著;无人机物流的碳排放仅为地面运输的 1/5,在城市配送领域,一辆传统燃油配送车每天碳排放约50公斤,而完成相同配送量的无人机群每天碳排放仅10公斤左右。据统计,若在全国范围内替换30%的短途货运为无人机配送,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1000万吨,相当于种植了约5.5亿棵树。

资讯配图
     此外,低空监测技术能提升生态保护效能: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可精准识别森林病虫害,其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比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50倍,能在病虫害爆发初期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热成像设备能监测土壤污染,可检测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为土壤修复提供精准数据。这些技术应用使环境治理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预警”,例如,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监测中,无人机定期巡查可及时发现草原沙化趋势,提前采取种草固沙等措施,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6


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当前全球低空经济处于标准空白期,美欧等发达国家正加速布局,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已出台无人机远程识别规则,欧盟也在制定统一的低空交通管理标准。我国作为无人机第一大生产国(占全球70%市场份额),具备制定技术标准与规则的产业基础。通过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可将 “中国方案” 转化为国际标准——例如,大疆创新主导的无人机远程识别标准已被国际民航组织采纳,该标准规定了无人机的身份标识、位置信息传输等内容,为全球无人机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后续规则制定积累了话语权。

资讯配图
     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我国低空装备与服务输出可带动基础设施合作:巴基斯坦引进我国200架农业无人机,用于棉花种植区的植保作业,使棉花产量提升15%,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 20%,带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老挝引入中国低空物流系统,服务山区物资运输,解决了当地20多个村庄的物资运输难题,物流成本降低30%。这些实践不仅拓展了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空间,更能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提升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07


总结:低空经济是我国战略的“多维接口”

     综上,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是基于其在经济、科技、区域发展、安全、环保、国际竞争等六大维度的深远价值:它既能培育万亿级新赛道,通过全产业链带动效应激活经济增长潜力,又能倒逼核心技术突破,抢占全球科技竞争高地;既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型空间连接方案,缩小区域差距,又能强化应急响应与国家安全防线;既契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还能推动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除此之外,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将带来更多延伸价值。在就业方面,从航空器研发工程师、飞行操作员到低空交通管理员等,将催生数百万个新型就业岗位,涵盖高技能人才与基层服务人员,为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在消费模式上,低空旅游、空中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将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激发个性化、高效化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同时,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能通过低空监测、空中通勤等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为城市治理提供全新视角和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
     可以说,低空经济不仅是一项产业布局,更是推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其影响将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为未来发展开辟广阔天地。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独家速递】中创新航联手广汽高域,万亿低空经济迎来“陕西时刻”!eVTOL适航认证倒计时引爆产业链
低空经济的隐形支柱:谁在托起万亿产业?
湖北低空经济再添核心平台,荆门加速布局千亿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图谱:5G 基站如何编织低空通信天网?
低空经济早报:8月11日
长三角VS珠三角:低空经济的暗战与新机
低空经济早报:8月13日
低空经济早报:8月12日
低空经济早报:8月14日
低空经济产业园如何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