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线控底盘技术作为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关键执行系统,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以来,这一领域被国际巨头垄断,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的“卡脖子”环节。
在这一背景下,一家源自同济大学的科技企业——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攻坚,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为国产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开辟了新道路。
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9日,由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发起组建,是该校 “科技成果转化”首批重点孵化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恒永路328弄79号,如今已在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和江西宜春建立两大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
公司创始人舒强是一位90后创业者,毕业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在研究生期间,他敏锐地捕捉到线控底盘技术的产业化机遇,毅然踏上创业之路。这位年轻企业家在校期间就通过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锻炼了实践能力,并借此集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车队成员加盟同驭。

发展里程碑:
2012年:团队启动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研发该技术的团队之一
2016年9月:公司正式成立,开启科技成果产业化征程
2018年:实现线控制动two-box EHB量产
2020年:获得万安科技Pre-A轮投资;EHB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
2021年: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五周年庆典暨第60000台EHB下线
2022年: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获小米战略投资
2023年:完成超5亿元B轮战略融资;产品配套车型超200款
2024年:EHB专利获上海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最高奖,拥有126项专利技术
核心产品线:
同驭汽车专注于“下一代线控底盘关键技术” 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布局覆盖线控制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其明星产品——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经过八年研发、八轮迭代,已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
同驭EHB采用解耦式方案,蜗轮蜗杆+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具有干式和湿式两种踏板感觉模拟器选择。这一创新设计带来诸多优势:
结构紧凑,布置方便
响应速度快(建压时间<150ms)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提升新能源车续驶里程10%左右
支持运动型、舒适型不同模式制动感觉选择
实现坡道起步辅助、陡坡缓降、自动驻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功能
该系统采用two-box方案,可与任何厂家的ABS/ESP兼容配合,具有极高的灵活度。2023年,同驭又推出了更先进的One-box产品,将更多功能集成于一体。
完整智能制动产品矩阵
除EHB外,同驭还开发了丰富的智能制动系列产品: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包括卡钳集成式(MOC-EPB)、备份控制器(BC-EPB)、拉索式(CP-EPB)及集成式(EHB-EPBi)四种方案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湿滑路面防止车轮抱死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集成ABS功能,增加主动横摆力矩控制
电子机械制动(EMB):已进入样车测试阶段,前卡钳最大制动力达60000N489
同驭产品规格齐全,覆盖从低速无人车到7吨商用车的不同需求,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EHB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突破性技术路线:从Two-box到One-box再到EMB
同驭汽车的技术演进路线清晰地反映了国产线控底盘技术的突破历程:
第一阶段:Two-box方案(2018年量产)
采用EHB+ESC分离式设计,通过功能冗余满足L3级自动驾驶需求。此方案对现有制动系统改动小,客户接受度高,帮助同驭快速打开市场。34
第二阶段:One-box方案(2023年量产)
推出更先进的iEHB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将基础助力制动、ESC、胎压检测等功能高度集成。同时创新性地实现了冗余EPB控制,通过两个异构MCU确保系统安全。
第三阶段:全线控底盘技术布局
线控转向系统(SBW):采用全冗余架构,取消中间管柱,支持方向盘折叠功能
电子机械制动(EMB):去除液压管路,实现更精准的电子控制
底盘域控制器:集成制动、转向、悬架、驱动四大系统一体化控制,支持以太网环网冗余
同驭已发展成为全球极少数实现底盘X-Y-Z三轴控制全栈式布局 的企业之一,为L4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客户群:从无人小车到主流乘用车
早期市场切入:凭借在低速无人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同驭产品率先应用于无人清扫车、物流车、配送车等场景,合作客户包括美团、京东物流、阿里巴巴等巨头。
主流车企突破:随着产品成熟度提高,同驭陆续拿下
新能源品牌:合众(哪吒汽车)、零跑、威马
传统车企:一汽、东风日产、江铃、金龙、吉利
商用车企:福田、宇通、中通、开沃
截至目前,同驭已为80余家客户配套200余款车型,覆盖乘用车、轻型商用车、无人车及特种车四大领域。其EHB产品国内自主品牌出货量稳居第一,成为国产线控制动系统的领军企业。
同驭汽车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
2020年:获万安科技Pre-A轮投资
2021年: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武岳峰资本、博康共赢资本、翊宙资本
2022年:引入小米旗下海南极目创业投资
2023年:完成超5亿元B轮融资,小米旗下北京小米智造基金继续跟投
在财务表现上,同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0年:销售额3126万元
2021年:原定目标6000万元,上半年即完成全年目标,最终提升至1.3亿元
2025年目标:销售额36.75亿元,市值目标3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驭在2021年已实现盈利,成为国内线控制动领域唯一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IPO上市,有望成为线控底盘领域的重要资本力量。
从实验室走出的同驭汽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突破。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攻坚的缩影——从技术追随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的领跑。
同驭凭借其深厚的产学研基因、持续的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占营收35%)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已在全球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