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笔记又进化了!智能体“入驻”,标签、导图、清单都能自动生成

智东西AI前瞻 2025-08-14 18:15

资讯配图资讯配图

印象笔记网页版上线智能体。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8月14日报道,印象笔记完成了一次面向网页版的重要升级。
这次网页版更新的核心亮点是首次引入了AI智能体(Agent)模式,用户只需给出指令,就能让AI自动完成标签整理、思维导图生成、清单提取等任务,让笔记不只是“写下来”,而是由AI协助“整理清楚”。
此外,编辑器也同步升级为桌面端同款,支持更多模块,页面结构做了整体优化,笔记查找和操作更顺手。
智东西也对新版印象笔记网页版进行了实际体验,从日常常见的笔记整理流程出发,体验印象笔记如何在浏览器环境中,让AI Agent完成信息辅助。


01.

体验:从生成标签到生成导图
笔记整理可自动完成


这次网页版支持Agent自动执行任务,不再仅限于问答类对话,而是能根据内容语义和模块,主动生成可执行结果。在实际体验中,智东西让印象笔记Agent可完成以下几类任务:
1、生成标签:完成一篇笔记后,AI自动识别主题并添加合适标签;
在完成一篇笔记后,用户可以调用AI助手生成标签。只需在“参考对象”中选择目标笔记,点击确认后输入指令“帮我给笔记生成标签”,系统将自动识别内容主题,生成一组推荐标签供用户勾选,选中的标签会自动同步至笔记标题下方。
为了测试AI助手在长文本场景下的表现,智东西选了一篇刷屏级热门博文《我和陶白白离婚了》作为输入内容,交由AI生成标签。
资讯配图

▲印象笔记主页AI助手对话栏

印象笔记AI助手给了五个备选标签:婚姻解体、情感需求差异、自我成长、社会角色期待和亲密关系反思。标签一出来,感觉AI比热评区还懂这篇文章的情绪走向,也跟很多KOL分析的方向差不多,情绪和重点抓得挺准的。
资讯配图

▲用户可在对话页面,进行标签选择。

资讯配图

▲标签同步到笔记页面。

此外,在每篇笔记下方也提供“AI生成标签”入口,用户可直接点击生成,无需单独发指令。
2、生成导图:系统可将段落内容提炼为思维导图结构,并保存为独立导图笔记;
智东西继续以《我和陶白白离婚了》作为体验样本,向AI提出更具分析性的任务:“帮我生成一张思维导图,清楚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引起大范围的讨论。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用户可在对话页面,选择将AI所生成的导图保存为导图笔记。

资讯配图

▲导图笔记,可再次编辑。

AI助手快速识别并生成了五个主题分支的思维导图,看得出AI不是简单摘句,而是真的在分析“为什么会火”——情绪、名人效应、时机几个关键点都提炼出来了。
借助印象笔记的分享功能,这张由AI生成的导图也可以链接分享:
https://app.yinxiang.com/fx/a87be698-795e-41f5-830f-ac111ef22134
3、生成代办清单:在对话框内指出笔记中存在需跟进事项,要求AI提炼出行动项,生成代办清单,并同步至印象笔记的清单模块中,方便后续跟进。
智东西向AI助手提出更高阶的要求:帮我提取阅读的待办事项,要求从书单中选取书目,依据理解难度进行排序,从难到易安排阅读。
资讯配图
AI助手也能顺利完成任务完成排序,且生成包含书名、阅读目标的待办事项。
资讯配图
实际用下来,AI助手在笔记整理上的表现比较稳定,能根据内容快速整理出标签、导图和清单,节省了不少手动分类和摘录的时间。


02.

写作体验更顺手
AI写作更丝滑


这次网页版的编辑器能力迎来全面升级,模块数量与桌面端保持一致,支持重点、高亮、导图、大纲、网页书签、公式、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甚至包括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等第三方平台的嵌入模块。
资讯配图

▲印象笔记网页版编辑器内模块

不过据智东西实际体验,目前部分第三方模块如百度地图和B站视频在网页版中尚未支持插入,预计将在后续逐步补齐。
资讯配图

▲体验过程中,百度地图和哔哩哔哩视频模块未充分响应。

此外,新版首页重新设计了信息布局:
1、顶部新增AI入口,可以随时发起与AI助手的对话,或直接与笔记库交互;
2、笔记编辑界面由三栏布局改为双栏设计,并允许用户收起左侧边栏,提升主编辑区的空间利用率。
资讯配图
3、页面新增快捷访问区,快速展示最近打开、收藏的快捷方式和共享笔记;支持卡片视图与列表视图之间自由切换;
资讯配图
这些改动较为细节,方便后续Agent能够在笔记页面内的流畅调用。


03.

结语:AI让记录更轻量
网页版也能承担主力


从功能侧看,这次更新并不强调“酷炫”的AI能力,而是聚焦于记录效率与实际使用成本的降低。无须安装,浏览器即用;结构清晰,一键生成;自动同步,跨设备管理。
对大量使用Web端办公的用户来说,AI能力的加入不仅是锦上添花,更让笔记真正变成“随时可调动的知识助手”。随着Agent能力逐步增强,各类笔记类应用正从一个内容容器,演进为具备整理、理解与行动能力的数字工作伙伴。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被曝蒸馏DeepSeek还造假!欧版OpenAI塌房了
AI赋能持续变现,腾讯重回扩张周期
马斯克xAI联合创始人离职
ChatGPT会让大脑退化?OpenAI高管用它救下自己「读写障碍」的女儿
展商动态 | 小红书深度参与WAIC 2025:科技社交新生态与独立开发者创新成果亮相
【报告】人工智能专题五:2025AI与康波——多行业联合人工智能6月报(附PDF下载)
相AI相生,共赴未来!《2025中国·AI盛典》今日播出
独家观点|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宿新宝:AI 的加速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报告】人工智能专题四:2025AI与十五五规划——多行业联合人工智能7月报(附PDF下载)
高德如何造出全球首个地图 AI ?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