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车企外,行业技术公司的自研芯片成果也在逐步落地。
据 36 氪报道,Momenta 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已经成功点亮(通电跑起来),且已进入装车测试阶段。
过往,Momenta 给行业的印象多聚焦于软件算法领域,直到 2023 年,其悄然启动了芯片自研项目。
彼时,通用芯片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自家端到端算法对实时性和能效的 “特殊需求”,让他们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为了这个项目,Momenta 下了血本,一口气吸纳了原 OPPO 哲库的十余位核心高管与工程师,快速补齐了芯片架构、IP 集成、工具链及车规流程等关键能力。其中,前哲库 COO 李宗霖现正是 Momenta 芯片业务的扛把子。
2023年5月12日,OPPO宣布关停旗下负责自研芯片业务的哲库ZEKU
图片发布会现场
从左至右:李宗霖、刘君、朱尚祖、王泷
据了解,这芯片挺会抄近路 —— 性能对标英伟达 Orin-X、高通 8650 这些市面上的尖子生,甚至连硬件接口都和高通 8650 类似,这意味着车企要把它装进车里,几乎不用大改 PCB 板,分分钟就能实现量产上车。
而且,有消息称,Momenta 打算靠着这颗芯片,把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成本直接压到 5000 元级别。
须知,现在一套城区辅助驾驶方案成本得上万元,芯片成本占了快 30%。
若 Momenta 自研芯片能顺利应用于更多中低端车型,推动高性价比智能辅助驾驶的普及,那未来必能在智驾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智己汽车即将进入德国市场的量产交车(SOP)阶段,同时计划进军英国等市场;与 Uber 合作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已在慕尼黑开展路测。自研芯片能顶上的话,这些业务都能更有底气。
不过,当前芯片仅完成 “点亮” 环节,后续还需通过一系列可靠性测试,同时需获取更多车型定点、加快辅助驾驶方案交付进度。
若进展顺利,该芯片或于 2024-2025 年实现批量生产。届时,Momenta 将同时具备算法与芯片研发能力,成为拥有软硬一体能力的辅助驾驶供应商,可与地平线等企业展开直接竞争。

文章推荐




商务合作
张思涵:18594278240(同微)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