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没有真正的赢家

具身研习社 2025-08-15 10:31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或许,本届运动会本就不是为了寻找第一名。“用竞技规则倒逼技术突破,用市场关注反哺产业发展”。这场运动会哨声响起,人形机器人企业会在产业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身的落地方位。



作者:彭堃方

 编辑:吕鑫燚

出品:具身研习社


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藏着不少心思。


先来看看开幕式,所有节目人类和人形机器人互相配合完成胡兵一众人形机器人走秀武术少年、戏曲小演员人形机器人同台诸多节目都在呈现人类人形机器人的共振和鸣谱写人机协同时代前奏。


当然,在开幕式中存在不少插曲,有失足跌倒有宕机被拎着走的或许比赛中也会存在失误,但并不是负面新闻而是通过暴露出“不确定性”或者badcase,真实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长效发展。


这并不是一场竞技而是我们窥见未来的窗口。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8月15—17日在国家速滑馆举办,参赛方多达127个品牌,汇聚500余台人形机器人。据了解,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将会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和88支企业赛队。


与马拉松赛不同的是,这场运动会没有特长程的项目。相较半马比拼耐力,更考验硬件本体结构设计运动会的热门竞技项目主要是短程项目和群体项目,像百米、跨障、跳远等,所依仗的是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而多机足球赛则考验机器人之间的群体协同与智慧。


表演赛和场景赛则着重考察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探索机器人的落地方向。


我们回过头看,体育向中的足球比赛等竞技项目,对应“赛事型经济”舞蹈表演是机器人最早落地的展演场景,已相对成熟。此外应用向的工厂、医院、酒店等场景作业,对应着更加具体的工业、医疗、服务业场景。


这场涵盖“体育+艺术+应用”多维度的人形机器人赛事,决出名次不是“醉翁之意”,把技术锚定在场景之上才是真正意图,在规模化量产前夕,为机器人找到“用武之地”。


比赛结果来看,竞技都没有真正的赢家,跑步第一选手不代表步态最好,率先完成清洁任务的选手,或许也并不是清洁最干净选手。每位参赛者都有自身独特优势率先冲线只是评判标准之一。


或许本届运动会本就不是为了寻找第一名


“用竞技规则倒逼技术突破,用市场关注反哺产业发展”。这场运动会哨声响起,人形机器人企业会在产业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身的落地方位。


资讯配图

两个核心问题:宇树和摇操


还会遥操吗?宇树团队会参赛吗?


答案都是肯定的。


先说遥操这场比赛规则里明确写到,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可以是手动遥控,但仅能采用无线遥控方式,遥操作人员须在指定区域内进行遥控,同时也可以是完全自主。其中大会规定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赛项,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必须是完全自主。


再说宇树宇树在开赛前特意官宣,将会亲自参加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还强调了除了自家团队外,还有多支队伍用宇树的硬件(算法由各队伍自研)。


而在赛前已经有宇树、天工等机器人“热身”影像流出,疑似宇树的H1系列机器人跑出超越人类的冲刺速度,这与半程马拉松的步履蹒跚形成鲜明对比,宇树科技迎来自证时刻。截至发稿前,宇树科技已经在1500米决赛第一组中获得第一名。


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厂商普遍都试图将自家产品与“大玩具”的标签区别开来,其中“遥操”是成为行业内讳莫如深的存在


事实上遥操与自主决策尚未明显高低之分,技术路线没有正确性前者考验的本体,后者考验的大脑


自主决策的核心是“机器替代人决策”,通过算法让机器人基于环境感知自主规划行为,适用于结构化、重复性或低风险场景商业场景机器人依靠视觉识别自主抓取货物放入实时感知动态环境自主规划送餐路径全流程需要参与。


遥操的核心是“人机协同”“人主导决策”,通过远程控制让机器人延伸人类的操作能力。


比如越疆工作人员在深圳通过VR头盔远程遥控远在山东的人形机器人atom制作牛排;德国机器人初创公司Devanthro的Robody护理人形机器人,可让护工远程控制机器人照顾老人日常起居


自主决策代表终局意味摇操一无是处,我们需要的真实能解决问题具身智能产品。


二者本质均是围绕场景痛点构建解决方案,在具身浓度需求不同的场景中,无需纠结技术路线“高低”,只需以满足场景实际需求为目标,最终形成 “场景定义技术方向、技术服务场景痛点” 的良性闭环,让机器人技术真正扎根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土壤


资讯配图

不要只盯着“第一名”


在这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100米、100米障碍这类单体运动,与人类相同运动项目一样备受瞩目,这种竞技最能体现机器人的性能——轻量化设计、高扭矩电机、包括步频步态在内的运动策略等


可见,项目会有相同的赛事溢出效应。参考4月份马拉松赛事中的佼佼者松延动力,凭借N2的优异表现,赛后斩获大量订单。据称今年上半年已斩获2000台商业化订单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此外,加速动力在6月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上,T1、K1两款机型纷纷夺冠,也使得其7月份产品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两款冠军机型共交付超120台。据了解,此次运动会中有超过95%的球队都将采用他们的机器人本体参赛。


群体项目来看足球赛3V35v5以及群体舞蹈,充分考验机器人运动群体协同能力要求每个机器人都能实时感知其他机器人的位置,相互协调,规划进球路线。


多机协同的核心目标是“信息共享、任务分配、路径规划、动作协调”,而场上每多一个机器人,机器人的决策维度就会大幅提升。


Figure AI发布Helix模型时,视频中两台机器人彼此配合递送食材放入冰箱,它们解决的是家庭服务场景中“群体协同”的最小单元问题;而从数十台优必选Walker S1进驻极氪5G工场进行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再到优艾智合、擎朗旗下多款硬件产品跨机型生态协同,这正是“群体智慧”的雏形。


当然这种群体协同能力,将使得机器人形成“1+1>2”的合力效应,往小的说能够联动其他智能体形成服务网络,往大的说能够形成更广泛的生产力,甚至催生类似人类社会一样的“生产关系”。


当然不管是运动还是群体协同比赛,机器人领域从无绝对的“赢家”,就像人类100竞技赛场中,跑最快选手未必拥有最科学的步态


此次运动会上,100 米夺冠的机型或许在直线速度上无人能及,但放到群体舞蹈中,未必能适配同伴的节奏;足球赛夺冠的团队,单台机器人的爆发力可能不及单体项目强者,却胜在协同决策的精准。机器人竞赛没有所谓的“一招定胜负”。


资讯配图

三大场景明确

工作流已闭环


作为一场涵盖“体育+艺术+应用”多维度的人形机器人赛事可以对应赛事、展演和工厂、服务业以及家庭等落地场景。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具身研习社之前文章人形机器人去打比赛的人,一定是个天才中,提出提出过一个观点,“用竞技规则倒逼技术突破,用市场关注反哺产业发展”,通过拳拳到肉的切磋和比赛的胜负,刺激企业技术迭代,而这些极具冲击力的赛场表现远超过demo宣传和技术白皮书,能够为企业带来真实的订单。


再进一步讲,赛事竞技经过系列运作完全可以能够为企业带来营收。在此前采访中,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特谈到类似观点,他指出一方面赛事场景与教育场景同频共振,“科研+竞赛”强捆绑,其足球机器人课程已进入多所高校和中学,教育场景市场更大。另一方面赛事IP化运营也有营收可能,不久前其举办的“机超”已跑通商业化——“700张票,很多赞助商,3亿+次曝光”。


“艺术”这一维度可以看作是展演场景的统称,目前主要作用是商场引流、活动热场等。这一类场景可以对标无人机表演,市场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如果把“艺术”维度的想象力打开:在戏剧舞台上扮演需要精准重复动作的角色,在博物馆担任会根据展品故事调整语调的导览员,甚至与人类艺术家合作创作融合机械美学与人文思考的装置艺术。


业内已有这类充满“艺术细胞”的产品。PNDbotics人形机器人Adam或在音乐节手抱吉他与人类歌手同台演奏;或在北京中轴线与厚重的历史建筑和鲜活的传统技艺同框;或在央美美术馆见证人类创造出的美学...在这一时刻,机械美学才真正爆发。


最后是“应用”维度,这里所展示的场景与体育、艺术相比,更贴近生活,也最考验机器人的具身大脑的能力,它们的任务表现,关乎机器人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进而走进生活、走进家庭。


但当你们仔细看场景赛中的比拼项目,你会发现“工作流”闭环了。工厂的物料搬运到物料整理、医院的药品分类到药品分拆分装、酒店的迎宾到清洁,这些比赛项目不是散点式的、独立单元性质的技能考核,而是一整套工作流程的闭环测试。


拿工厂环境来说,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在不久前的采访中坦言:“搬运只是第一步。除了搬运,还需要实现码垛的闭环能力,只有搬运和码垛都完成闭环,机器人才能真正胜任整套工作流程,否则做一半的任务,效果并不理想。”


工作流的闭环,意味着机器人不再是浅尝辄止的场景噱头,而是有了整套作业的可能。它本质上标志着机器人从“工具属性”向“系统角色”的范式转变。换句话说,机器人仅作为单一工序的替代者,仍需要和自动化装备竞争,闭环工作流后,机器人作业内容和ROI更加清晰,它将以一种系统性嵌入的方式真正发挥价值。


这场运动会构建了一个“技术-场景”坐标系,人形机器人企业会在竞赛中明确自身产品的定位,更会在博弈中找到技术迭代的方向,这场“沙场秋点兵”将进一步加速产业成熟。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WRC上篇 | 暴走4万步!我们看到的国产人形机器人企业
WRC2025观察丨人形机器人开始干活了么?
布局机器人,苹果或将在2027年上线桌面机器人产品 | 区势·机器人
开源碰撞寻求突围,智元推出统一世界基础机器人操作平台,星海图开放双系统VLA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机器人的核心是机构学,不要过度追捧AI 通用机器人并非发展最优解!
2025机器人“手”战谁赢?十大头部玩家抢滩万亿新蓝海!
20余款新品竞逐!智能焊接机器人正驶入“自适应”快车道
【8.21】60+资源方企业齐聚!第七届国际移动机器人大会启幕在即!
消息称理想汽车撤销五大战区架构,任命新销售负责人;两部门拟严管:OTA升级须备案;消息称苹果正研发一款桌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没有真正的赢家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