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日在北京启幕,一场精彩纷呈的“机器人总动员”再次吸引全球关注。
据悉,人形机器人是本届大会的绝对热门,相关参会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一)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很少有产业能像机器人这样强烈且持续地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诞生起,无数企业、组织乃至国家在这一领域耕耘。行业发展虽时有起伏,但整体趋势稳中有进。
我国自2006年首次将机器人列入长期发展规划以来,机器人产业开始奋起直追、突破赶超。尤其今年以来,机器人产业更迎来一个又一个“中国时刻”——
央视春晚,一段机器人秧歌舞刷屏全网,许多外国网友下单抢货;
年中,机器人马拉松赛、拳击赛、足球赛接连开锣,跌跌撞撞的“一小步”,给了未来的“一大步”无限想象空间;
7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票难求,拳击机器人、会打招呼的小型机器狗、疾跑的双足机器人等成为主角……
种种创新与应用的火热场景,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更映照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稳稳站在全球第一梯队的强劲实力——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三分之二;中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二)
这场创新浪潮中,北京始终站在潮头。
目前,北京拥有400余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其中包括50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籍机器人“天工”等,在全球各类赛事中表现优异。
犹记得,第一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前,有专家还犯嘀咕:“这能行吗,我们要成为一个中心?”不过短短十年,类似疑虑早已烟消云散。亮眼的成绩、不断地超越,靠何而来?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对此,北京早早布局、稳扎稳打。
从孵化我国首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到诞生全球第一个通用智能人,机器人发展的各个关键技术都正在北京加速革新,创新与产业的集聚效应极大凸显。正如一名科技投资人所言,“只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在北京集齐全球顶级的人才、技术、产品、资本和商业的每一块拼图”。
科技创新向来是旷日持久的寂寞长跑,先试先行也需要政策支持。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和“百种应用场景示范”的“双百工程”,壮大“耐心资本”扩容创投资金,首创机器人未定型创新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
北京不断做强“软环境”、做大“硬支持”,助力无数创业者安心奋斗。
(三)
机器人的发展热潮,源于技术跃升、政策驱动,同样源于市场需求的牵引。
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不只是实验室的“宠儿”、大会上的“展品”,现实中更有着丰富且广阔的应用场景。
工业机器人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再看民生应用领域,公园里机器人已干起清扫、消杀、巡检等工作,医院里多种手术机器人产品装机试用,学校里辅助教育机器人正进行课文领读、多语对话。
放眼未来,伴随老龄化上升,以及人们生活追求的品质化、个性化,机器人应用将在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加速落地。
据有关预测,在技术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人形机器人2025年至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尽管前景光明,但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当前,在AI大模型加持下,人形机器人开始能真正读懂环境、自主决策交互,但其能力缺陷也很明显。就如一系列机器人运动赛事所展现的,一些机器人的电机、传动机构、“小脑”运控等方面的短板还很突出。
除了全球共同的技术挑战,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不少隐忧。硬件上,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不时被“卡脖子”;商业化上,技术同质化、产业标准不统一、应用场景有待开发等困境普遍存在。

(四)
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到市场的过程中,落后、跌倒不可避免。要想占据主动,不仅要靠技术突破,更需比拼耐心与决心。
令人欣喜的是,今日中国支撑核心技术创新的经济条件和技术力量已极大跃升,相关政策举措也在不断完善。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未来产业。
作为排头兵,围绕具身智能这一关键词,北京今年也发布了未来三年的“施工图”。具体而言,北京将聚焦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大脑”大模型、“小脑”模型技能库、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预期到2027年底,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
既看到成绩又看到问题,不被动“等风来”也不盲目“追风口”,而是抓住核心技术这一命门,瞄准短板、善用优长,沉心静气自主创新,机器人产业定能早日实现关键一跃。
(五)
战国时期的古书《列子·汤问》中,就曾有偃师造“人偶”的记载;
两千多年之后,北京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发布,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时移世易,科学极大拓展着我们的眼界与想象力,而炫酷的中国产品,更向世界展现着智能时代的中国智慧。
再过一个星期,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将在北京开赛。
围绕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刚开跑,这场关乎未来的“人机共舞”之路,仍旧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清华第四版】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清华第七版】文科生零基础AI编程:快速提升想象力和实操能力
【清华第十一版】2025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北京大学第五版】Deepseek应用场景中需要关注的十个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北京大学第九版】AI+Agent与Agentic+AI的原理和应用洞察与未来展望
【北京大学第十版】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上中下合集)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一--吴飞: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二--陈文智:Chatting or Acting-DeepSeek的突破边界与浙大先生的未来图景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三--孙凌云:DeepSeek: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和人机协作的新常态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四--王则可:DeepSeek模型优势:算力、成本角度解读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五--陈静远:语言解码双生花:人类经验与AI算法的镜像之旅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六--吴超:走向数字社会:从Deepseek到群体智慧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七--朱朝阳:DeepSeek之火,可以燎原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八--陈建海: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与AI通识教育之未来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1册-技术解析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2册-开发实战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3册-行业应用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4册-个人使用篇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厦门大学第一版】DeepSeek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厦门大学第五版】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册-实战篇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技术溯源及前沿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以产业大脑为例(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金融——AI驱动的金融变革(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人工智能重塑科学与工程研究(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及相关思考(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年大模型:从单词接龙到行业落地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时代:让AI更懂中国文化的美与善(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音乐生成:理解·反馈·融合(附PDF下载)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走进海洋人工智能的未来(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当艺术遇见AI:科艺融合的新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心理学与人工智能(附PDF下载)
【AI加油站】第八部:《模式识别(第四版)-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附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一次性说清楚DeepSeek,史上最全(建议收藏)
DeepSeek一分钟做一份PPT
用DeepSeek写爆款文章?自媒体人必看指南
【5分钟解锁DeepSeek王炸攻略】顶级AI玩法,解锁办公+创作新境界!
【中国风动漫】《雾山五行》大火,却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岁城璃心》一个拿着十米大刀的男主夭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