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分析师奥斯汀·莱昂斯(Austin Lyons)认为,尽管美国政府直接支持单一科技公司的情况并不常见,但支持英特尔可能会是一个“特例”,因为这对美国未来的芯片制造优势至关重要,英特尔是美国与台积电、三星等全球竞争对手对阵的最佳选择,而俄亥俄州工厂将确保美国能够在国内生产高端半导体。

也有分析认为,华盛顿不太可能寻求多数股权,只要足以确保其对该国主要芯片制造公司的影响力即可,不过投资扶持英特尔是有风险的,因为该公司的工艺技术落后于头部市场竞争对手,市场经营情况并不乐观,能否重夺市场掌控力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在建工厂项目名为“Ohio One”,最初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后增至280亿美元,旨在建设两座先进的芯片制造工厂,该项目旨在扩大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并提升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预计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被视为是近年来美国推动本土芯片产业复兴的标志性项目。

然而,由于市场挑战和补贴发放延迟,工厂的投产时间被一再推迟,最初计划的2025年投产已被被推迟了至少五年。
根据新的时间表进度,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完成Ohio One项目的第一座晶圆厂,第二座晶圆厂可能会到2031年完工,并于次年开始运行投产,据悉工厂初期将聚焦4nm和3nm芯片市场,远期规划2nm及以下先进制程,并探索先进封装技术(如Foveros)以提升芯片集成度。

但根本性难题并非是工厂的投资建造,而是有没有大批量客户愿意为英特尔的芯片制造工艺买单。
今年以来,英特尔几乎停止或合并了其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所有其他晶圆代工扩建项目,7月底,英特尔宣布进一步放缓美国制造工厂的建设进度,原因是如果无法为14A项目争取到外部大客户,很可能不得不停止在俄亥俄州的所有业务。

14A是英特尔下一代先进制程技术,定位为1.4纳米级节点,旨在通过技术突破重拾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该工艺还需引入部署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机,一台大约在3亿至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95亿至25.61亿元),是普通EUV光刻机价格的两倍多。
理论来讲,相比18A节点,14A每瓦性能可提升15-20%,芯片密度提高1.3倍,功耗降低25-35%,苹果M系列芯片和英伟达GPU被视为重要目标客户,与台积电、三星竞争高端芯片市场,是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一搏。

陈立武上任英特尔CEO后评估认为,18A及其衍生版本18A-P对外部客户的吸引力已然不足,技术成熟度、良率及成本竞争力等均不能超越台积电N2和三星SF2,从2025年7月起,英特尔停止向新客户推销18A,仅保留其用于内部产品如Panther Lake处理器。
外界分析认为,英特尔对18A的投入已达数十亿美元,陈立武选择跳过18A战略调整是在技术瓶颈与市场压力下不得已的“断臂求生”,通过收缩外部推广、聚焦内部量产,将资源全部集中用于更具竞争力的14A节点,以应对外部技术挑战和市场快速变化。
尽管奋力追赶,但时间依旧紧迫,在目前的市场技术竞争情况下,英特尔14A需在2027年前证明技术优势和领先性,成则有望在2030年前重塑代工版图,若失败,则可能加速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边缘化。

技术路线试错成本与市场需求错配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让英特尔在2024财年出现了巨额亏损,净亏损达到188亿美元,是其自1986年之后的首次全年亏损,这家半导体巨头正经历成立57年来最严峻的“时刻”。

时代和科技车轮滚动之下,即便是顶尖科技巨头,一步走错也容易被碾压。英特尔是“微处理器时代”开创者,其发明的商用微处理器4004曾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之一。
PC时代,英特尔以x86架构奠基建立起市场霸主地位,Intel Inside计划遍地开花,1999年市值就曾突破5000亿美元,占据全球微处理器市场80%以上份额,市场地位犹如今天的英伟达。
而依赖x86架构在PC时代的优势(高性能、兼容性)在移动手机时代却转化为了劣势(高功耗、生态割裂),决策失误加上转型缓慢最终使得高通、联发科主导市场,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红利。
AI时代的技术重构下,英特尔能否在14A制程上重现辉煌,决定其能否能在下一个半导体黄金时代逆风翻盘。
-END-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2025免费新年礼】:了解最新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领取100份AI科技商业研报合集,加群共同探讨与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头部科技晶总微信! 

